还有各种假的香奈儿手表和项链。
她会用 " 香奶奶 " 一词来代替,进行售卖。
而这些大几百,甚至上千的 " 奢侈品 ",成本才几十块钱。
除了在视频和产品上想奇招,一些主播还会在数据上作手脚,来营造直播间人山人海,热度高涨的气氛,以此证明自己带货能力。
比如直播间点赞量。
粉丝量。
以及销售量。
数据越好看,越能让消费者产生信赖感。
例如今年的双十一。
各大直播的带货数据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从 1 亿元,到 10 亿元,再到 50 亿元。
越来越多的主播对外宣称,带货能挣上百万甚至千万。
这些数据怎来的呢?
节目《新闻深呼吸》里曾举过一个例子:
把一张手机贴膜事先提高到标价 100 元。
带货时 5 元卖出,卖出 2 万张。
再找人刷单 8 万张。
对外就可以宣称销量 10 万张。
按 100 元的销售额来算,收入过千万不成问题。
如今主播,平台,刷单群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
已是各大平台心照不宣的秘密。
中消协会曾点名批评了某知名主持人。
这名主持人在一场直播中,显示当天成交量是卖出 1323 台。
但退款率却高达 76.4%。
疑似刷单行为。
这两年大火的李某琴,也被曝出过数据作假。
当天,直播显示有 311 万观众。
真实粉丝数不到 11 万,其余都是机器人粉丝。
流量全靠花钱刷。
夸张的销售数据。
恶意攀比的不正之风。
都在扰乱着经济秩序。
它让粉丝失去判断。
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这些主播们,享受着直播带来的暴利,却丢掉了基本的良知和诚信。
截止 2022 年 6 月。
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已达到 4.69 亿。
未来用户规模还会不断上升。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电商直播已成为行业趋势。
也拉动了经济增长。
给很多人创造了机会。
但,便捷不代表可以乱来。
主播卖货,本质上就是给有需要的人,推荐好产品。
作为消费者,花钱就应该物有所值。
罗永浩曾说,头部主播粉丝越多、影响力越大,对用户越好。因为主播必须更注重自己的信誉度和诚信。
是啊,消费者会选择在你这里下单,是基于对你的信任。
应该用好的产品去服务用户。
而不是滔滔不绝,舌灿莲花,一味地弄虚作假。
最后只会将自己的信用额度耗尽。
正如此次 " 王海打假小杨哥事件 ",央媒的评论一样:
未来类似的 " 打假 " 事件,大概率还会发生,主播们如果仍然只是悄然下架产品,而不积极回应诉求、解决问题,终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诚信是经商的基石。
只有步步为营,做好品控,做好服务,真心对待消费者。
才能行得远,走得久。
不要忘了,不是你造福了消费者;
而是消费者,成就了今天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