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耳东陈
监制 | 吴怼怼
热依扎拿下飞天视后后,坐在边上的童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热依扎上台致辞,孙俪在台下红了眼眶。
自此娱乐圈有关 85 花、中女的佳话又多了一个。
随着张小斐、童瑶、热依扎等 85 花相继在中国电影电视的重量级奖项丰收,「85 花的福气在后头」被印证、被相信、被更加期待。
另一面,朱一龙拿下金鸡影帝,虽然从耽改剧走红,带着流量的底色,但翻看朱一龙的年龄和履历,发现他的路和内娱 90 后、00 后的偶像们,又不一样。
2022 年颁奖季落幕,各大影视奖项「脱水」的同时,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年轻演员(本文专指 95 后、00 后)在夺奖作品中,身影寥寥。
回望华语影视各大奖项从上世纪 80 年代设立至今,在对待新人的态度上,向来是鼓励大于批评,不论是早年的刘晓庆巩俐陈宝国唐国强,还是四旦双冰、四大中生,在 30 岁不到的年纪,至少都有一项重量级奖项握在手上。
而到今日,中国影视奖项的热门候选人,依旧是中生代。
是他们得奖运格外好,还是新生代真不行?
01
得奖运爆棚的中生代
一些 20 年前活跃在颁奖晚会上的选手,至今仍是夺奖热门。
与热依扎一同提名第 33 届飞天奖视后的,有孙俪(《理想之城》)、童瑶(《叛逆者》)、闫妮(《装台》)、周迅(《功勋》)。
她们之中,有些人自出道以来,在灵气、演技、适合自己的作品等多方因素加持下,早早拥有代表作,拿奖。
周迅 26 岁时,《苏州河》和《大明宫词》奠定了她影视双开花的局面。首次提名金马时 28 岁,那一年,她靠《香港有个荷里活》《烟雨红颜》在两岸三地电影市场打开了局面,电视剧有代表作又添了《橘子红了》。
孙俪的视后之路开启得更早,22 岁遇上《玉观音》25 岁演了《新上海滩》《幸福像花儿一样》,在别人探索戏路的年纪,她早早将金鹰、白玉兰、飞天收入囊中。
而更年轻时明珠蒙尘的闫妮童瑶,在近几年的中女市场,都各有建树。
70 后 80 后占据夺奖赛道不只是女演员风景这边独好,中生代男演员也是奖项宠儿。
被惋惜永远在陪跑的张译,人到中年,终于摆脱常年提名的境况,将影帝奖杯收入囊中。
中年走红的雷佳音,准备了多少年的获奖感言,行将不惑之年,终于在金鹰颁奖典礼上说了出来。
除了近几年活跃在影视剧中的脸孔,早年的四大中生(刘烨、陈坤、黄晓明、邓超),更是在年轻时遇上了合适的作品。
刘烨是 21 岁金鸡提名,23 岁成金马影帝。到了 43 岁,金鸡奖提名依旧榜上有名。
黄晓明邓超相比之下,算大器晚成,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凭借有国民度的作品打开大众知名度,提名多于得奖,三十岁以后开始在大荧幕上发力,从《集结号》到《中国合伙人》到《烈日灼心》《烈火英雄》,他们的身影常年盘踞在中国影视奖项的舞台。
内娱市场化狂飙突进 20 余载,他们早早加入,从未退出。
新人时期赶上香港导演北上,在合拍浪潮和内地电影类型的探索期,进入华语三金颁奖晚会,吃到第一波红利。
到了而立之年,名气积攒足够,又恰逢明星工作室林立,在明星资本化过程中,寻到了作为演员在影视工业中的相对主动性。
庆幸的是,他们成名前的那个时代,影视院校还是艺术的殿堂,娱乐圈还不是二代瓜分好资源,还能从蓬勃发展的时代中看到普通人揣着梦想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变成万众瞩目的明星。
他们学习、磨砺,在人生高点来前,尝过平凡生活的滋味,自卑过,憧憬过,爱过,体验过,有空间被生活滋养过。
运气灵气天分之外,活生生的人气在他们身上尚能寻到,演员的质感被留存着。
到了影视工业化越来越成熟的时代,他们完整经历了电视媒介到互联网媒介的迭代,依托着广大的群众基础盘,他们能够拿到的,依旧是这个时代最有获奖潜质的资源。
云卷云舒,中生们在这趟娱乐圈的车上,冒进过,口碑翻车过,但弄潮儿的身份,20 年来,不见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