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富二代再次醒来,已经被胶带牢牢绑在座椅上。
池子通过变声器,发出低沉的警告。
命令富二代,第二天去向受害女孩道歉,并自行退学。
按照计划,池子已经达成了此行的目的。
然而,桌上的一张照片,吸引了他的注意。
照片中,被性侵的女孩无助地瘫倒在地,任凭富二代拍摄、取乐。
池子的情绪彻底失控。
他折回富二代面前,大吼着质问这么做的缘由。
并举起锤子,一下一下砸向对方的脚背。
待他冷静下来,其骨头早被敲得稀碎,血肉模糊。
他利索地收拾好工具,并翻墙撤离现场。
不料,在巷子里撞上了路过的灿美。
看着他鞋尖的血迹,灿美不觉产生了怀疑。
不久前,灿美曾来到哥哥坠楼的教室悼念。
却在这里遇见了池子。
他当时的解释自相矛盾。
说与死者不熟,却又是第一个报警的学生。
灿美不禁怀疑,他就是杀死自己哥哥的凶手。
两条线索开始相互交织,但真相并未就此显露迹象。
校园霸凌题材,在韩剧中并不新鲜。
以暴制暴,更是近年来爽剧中的高频词。
《猪猡之王》《模范出租车》都是此中的上乘佳作。
而《第三人称复仇》,则在爽的基础上,加强了悬疑的构建。
尤其是男女主之间关系,从生情到猜忌再到合作,经历了层层反转。
除此之外,关于剧名中的「第三人称」,也有另一种解读——
校园暴力的猖獗,也源自第三方的失位。
比如,不负责任的家长。
灿美哥哥死后,养父母脸上没有半点伤心,反而因其自杀违背教义,心生厌恶。
在得知他杀的真相后,又喜笑颜开。
他们丝毫不在意养子的遭遇、心境,甚至生死。
他们惦记的,只是自己的面子与虚名。
「谁能忍受得了这种家庭,他早就心如死灰了吧」
校方,也只是和稀泥。
时值韩国高考前夕,升学率被校方视为头等大事。
即使校内发生了命案,校长也极不情愿配合调查。
警察一走,他就第一时间授意各老师,严禁学生私下讨论。
「尽可能不要破坏学习氛围」
警方,同样敷衍了事。
关于灿美哥哥坠楼一案,他们草草断案。
面对灿美的强烈诉求,无动于衷。
当女孩遭到性侵,他们在收买下徇私枉法。
可富二代一受伤,他们又打起十二分精神,高度重视。
种种背后,是有关校园暴力法制的不健全和相关人员的不负责。
姑息纵容,只会令悲剧一再上演。
剧中另一案件,更加触目惊心。
一名初中生,残忍地杀害了拒绝自己求爱的女孩。
连捅 12 刀,面无表情。
因为他知道,根据韩国法律规定,14 岁以下犯罪者为「触法少年」,不用负刑事责任。
除了对法治体系的揭露,剧里也体现了阶级的冲突。
有钱人只要花上一点钱,就可以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