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女人购物狂》2006 年 1 月在上海办了首映礼。
张柏芝告诉到场媒体,片中多到 " 泛滥 " 的名牌货,都是她的私人收藏,总值达 80 万港元。
听上去奢侈,但顶尖名品包都是保值货,不算消耗品。
当年张柏芝就说,她是个理性消费主义者,不会乱买乱花。
首映礼上的行头是在泰国购置的,全身加起来也不超过人民币五百块。
都说小妞片是不用脑子的爆米花片。
但既然电影都是带观众做梦,那浪漫轻喜和烧脑科幻也没什么高低之分。
另一位小妞片扛把子郑秀文,在世纪初拍的几部都市小品,更是构筑了一代人对港女的想象。
试问谁不想要《龙凤斗》,或者《孤男寡女》里,郑秀文的同款衣橱和首饰盒呢。
再插播一则周边花絮。
《龙凤斗》2004 年上映,拿下当年香港本土票房第六。
前几名都是《功夫》《新警察故事》这类大制作。
一部小成本轻喜剧能杀入十强,可见这类题材的受众有多坚挺。
导演杜琪峰一心想让郑秀文靠这部片拿下金像奖影后,结果却连入围都没中。
气得杜琪峰直接向组委会开炮,说他们只看人情关系,此后十几年不去金像奖捧场。
不过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
2018 年情人节前夕,《龙凤斗》又在国产院线重映。
这是刘德华、郑秀文第一部被修复重映的电影。
片方都是在商言商,之所以选中这部,肯定也是看好它依旧有市场,新一届年轻观众还是爱看,不过时。
香港人拍小妞片,还有个其他地方都没有的优势。
她们不只让女主会玩,会吃,会打扮,她们还会搞无厘头。
喜剧的核心是冒犯,无厘头的核心是草根精神。
合在一起就是港式喜剧的精髓——小人物冒犯大世界。
这些搞笑女,好玩就好玩在,不管穿戴多少名牌,都不会离你很远。
她们依然会出丑、耍奸、发神经、犯糊涂,还是活生生的普通人。
《最爱女人购物狂》里,张柏芝见啥买啥,不是因为她有钱,而是因为她得了现代都市病。
DIOR 翻毛皮泰迪飞行包
竞争大,节奏快,没有纾解的通道和时间,就养成了用买买买排解压力的坏习惯。
没钱还买,只能透支信用卡。
欠了一屁股债,求心理诊所帮忙,都不知道该先看病戒买,还是先应聘做护士,赚钱还卡。
张柏芝在商场里买得多欢腾,回到家看见一屋子没剪签的服装鞋帽就有多空虚。
电影里的名牌包,不是来装点她多高不可攀的,反而告诉你,消费主义背后的个人危机。
最精彩的是一幕群像戏,满桌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各有各的情绪病。
没钱打工人成了购物狂,公子哥反而是吝啬鬼,大美女自卑自怜,心理医生有严重的选择困难症。
年纪最大的王天林老爷子,因为情绪最正常,反成了最不正常的人。
像不像现在排队刷发疯表情包的微信群。
现代都市人,人人都活成一座孤岛,人人都有病。
电影拍得疯癫过火,你跟着呵呵傻乐,是因为看着看着,就从嘲人变自嘲了。
经典港片就是有这种本事,能把最不接地气的浪漫爱情片,都拍得热火朝天,充满市井烟火气。
我们现在最缺的气。
除了都市爱情片,另一个盛产搞笑女的大户,就是周星驰系列电影。
打开腾讯视频这次出的港片季专题页,别的喜剧统一归类为喜剧,而周星驰单独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