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她的新剧。
影影绰绰,在剧里是谜一样的人物。
青龙奖第一次办电视剧大赏,她就得了视后。
朴智厚,《蜂鸟》里的灵气少女,更有名的是《僵尸校园》。
也难怪从画面到故事,处处都透着点"朴赞郁味儿"。
播出平台是大力发展韩国市场、"只投钱不过问"的奈飞。
这一通阵容下来,得到的评价是:
还是韩剧韩影最擅长探讨的贫富差距问题,穷人和富人一同露出獠牙。
《小妇人》韩国版,借用了些许人设和背景。
剩下的一位,在《小妇人》里,是最善良温柔的妹妹,可惜在第二部夭折。
她的故事就下线了?
Sir更倾向于这个角色是给后期留的悬念。
母亲离家,不光带走了全家福,还带走了一张婴儿照片。
原作里,姐妹们定的所有人生理想,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摆脱贫困。
大姐和二姐出场的第一个镜头,是从窥探视角拍摄的两双脚。
贫穷带给姐妹们的影响是深刻的。
结果老妈找出冰箱里剩的五个鸡蛋,插上蜡烛当蛋糕,同学们就这么对着鸡蛋唱起了生日歌。
在同学面前表现出穷酸,对小朋友来说,是莫大的屈辱。
她才意识到,自己和电视上的人过得是完全不同的生活。
三妹生日,大姐和二姐给她买了蛋糕,还凑钱让她去期盼已久的欧洲游学夏令营。
妹妹还没来得及高兴,钱就被妈妈一把抢过,说要去菲律宾看望出车祸的爸爸。
她眼里的光只存在了一瞬。
即使姐姐们力争,把钱暂时留下,也架不住老妈使阴招——
她趁着夜色,把钱偷走跑了……
身在这样的家庭,大姐早练就了随时随地爬起来的意志。
没关系,钱没了,再去挣、去凑,总有办法。
是的,贫穷带给他们的最大影响便在这里。
任何行动的目标和动机都是"钱"。
大姐因为急切地想嫁有钱人而嫁了个骗子,白白浪费青春。
她就属于那种"你可以随便打压也不敢辞职的80后"。
和大姐同为边缘人的前辈忽然身亡,留给她20亿(人民币一千万)巨款。
一家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欲望和权力的漩涡。
但她比大姐早来公司,也早一步清醒。
不硬去融入富贵阶层,而是主动找寻自己的世界。
在外面,只在大姐面前,陈花英会释放她的野心:想自己创业,彻底摆脱贫穷。
悖论来了,要想挣钱,你得有钱。
在韩国,是每天穿一样衣服,被排挤的老实人,挣死工资;在新加坡,是流连于上流社会的富裕人设,找机会。
另外,她还和公司的申理事联手,贪污公款700亿韩元(合人民币3.53亿)——
更诡异的是,陈英花家里的地上堆满了未开封的奢侈品,死前一天去做了整容手术,遗书上的理由是"想用最完美的面貌活一次",还给大姐留了20亿韩元(一千万)。
死咬住花英唯一的朋友大姐,让她查700亿的下落。
可越查,越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在陈英花之前,公司就有个会计和她的处境如出一撤,贫穷、被排挤、在兰花协会侍弄兰花,同样也是跟着申理事挪用公款,然后同样……
而她死后,申理事或许要接着找继任者。
前同事告诉大姐,申理事最喜欢穿廉价鞋子的女人,而她,也是申亲自挑选进公司的。
带着怀疑,大姐去跟申理事套话,得到一个重要信息:
陈英花不是他找的继任者,是自己主动扮演上个会计的角色。
离奇的是,跟申理事套话时,他正在收拾东西开车去自首。
明明事情并没有暴露,大姐手里也没有证据,他这么着急去自首干嘛?
由于超强的共情力,她发觉,在电视上慰问冤假错案当事人的朴载相是演的。
顺着线索,二姐查到,几年前一个银行储户存款被吞的案件,或许与他有关。
当时,朴载相是储户的辩护律师,但他的当事人却接连自杀。
话还没说上,他就……
且,两个现场都被发现一个不该出现在这里的物件:
姐姐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在查案。
自己也在没日没夜给她画肖像。
但最后,画像拿去参赛,得奖的却是同学。
而之前有个细节,朴载相胸前别的胸针。
更重要的是,细节也精细到电影级别。
写角色时朴赞郁导演会想把女性角色写得更加帅气,但是相反的是我想把女性角色的不足、缺点显露出来。至今为止女性角色的特征是"男性喜爱的理想女性",但是女性知道我们自己并不是美丽、善良、惊奇的存在,我们希望在缺点和不足显露出来的状况下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