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余欢水》中的步行桥
从《白银帝国》《大决战》到《催眠大师》《三叉戟》等影视作品,以意风区为“基地”所拍摄热映热播的作品,展现的时间跨度从清末一直到当代,这也是意风区保留历史韵味、展示新时期都市一隅独特风情的优势所在。
意风区内移步换景,在影视作品里的场景转换,或可成为游览路线。
2009年上映的《白银帝国》,讲述了清末,山西票号天成元康家父子的家业传承和感情纠葛的故事。其中,郭富城饰演的康三少爷从不受待见到接手产业,是因为原继承人康四少爷和妻子到天津度蜜月发生了变故,而导致康四少爷一蹶不振。
康四少爷夫妻二人到天津的第一个镜头,就取景北安桥的灯柱上幼童造型。轿子路过和平区承德道12号法国公议局、穿梭在马可波罗广场,到达北安桥上,意风区里的一些显著建筑元素都汇集在行进的镜头里,比如,广场上的女神雕塑特写、街道上的女神别墅、背景中的回力球场等。对北安桥从侧拍桥身到局部特写、俯拍桥面,展现车水马龙的热闹中发生的“命运转折”……可见导演对于意风区这些标志性建筑的喜爱。
也有人提出,电影中出现建筑的修建年代是从清末跨越到本世纪初,“并不符合史实”。然而从拍摄手法、观剧效果等方面来说,并不违和。
从清末民初、抗战时期到伟大的新中国成立,意风区里不少“真古董”建筑,散发着历史的魅力。2009年,在意风区举办全球首映庆典谍战大片《风声》,导演、主演以及庆贺明星悉数到场。这部讲述当年北平谍战往事的作品,开篇就是取景于有着百年历史的解放北路金融街。而位于民族路上的易兆云旧居,从走廊内景、屋檐雕花都在电影里有着不短时长的展示。
同在民族路上的梁启超旧居,在电影《建国大业》中,成为司徒雷登的“驻华领事馆”,冯远征饰演的傅泾波与司徒雷登,一起在饮冰室里观看对面汤玉麟旧居降下美国国旗,又从饮冰室前的台阶道别。
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汤玉麟旧居属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局部对称,罗马柱式,在镜头中显得气势十足。剧组在此取景时,大院里还用木板搭建了一个微型场景,在拍摄完毕之后立刻让工作人员拆除,以保证风情区建筑的完整和美观。拍摄当时天气闷热,西装笔挺的冯远征和大家一起在高温中拍摄了数条。有意思的是,作为司徒雷登秘书的傅泾波,正是在天津认识的司徒雷登。
到了影视作品中,意风区妥妥地成为都市风情中,洋气与青春齐飞、白日与夜晚共美了。
2009年上映的《非常完美》由章子怡、何润东等主演。剧组在考察了几处外景后,认为意风区中充满欧式风情的建筑特色最为合适,所以剧中出现了许多以意风区为背景的剧照。里面不少镜头就是在如今餐馆、酒吧林立的自由道风情街上拍摄的,比如章子怡饰演的苏菲所住的小洋楼,冬日夜幕中的灯光,飘散着“恋爱的味道”。这条街经过多次提升改造,对比剧中场景,夜晚街上的灯光更加青春、时尚。
马可波罗广场还能寻觅到细节之中的“气氛担当”。2014年上映的《催眠大师》是由徐峥、莫文蔚主演的一部悬疑惊悚电影,其剧诸多镜头都在天津拍摄,涉及天津多处名建筑,如:天津外国语大学、劝业场附近楼房等。其剧最为惊悚的“公交车撞小女孩”的一幕,取景地就在天津意式风情区罗马广场,尤其是女主角莫文蔚在“午夜乘公交”情节,昏暗的灯光里让人融入紧张的剧情中。
反复出现的路牌,提示了故事发生地是在自由道交口处发生。如今,这块路牌已升级改造,充满了时尚气息。电影中还有一处用的道具是当时的《每日新报》,剧组处理也很注意细节:将报纸上的监制编辑美编校对的名字用同音字代替,通讯邮箱地址里的报纸名称拼音缩写也变成了故事发生地“fengchengxinbao”。
还有这些剧也在天津拍摄,《愤怒的小孩》《闪光少女》都曾在天津北安桥、金汤桥等多处著名地标取过景。《愤怒的小孩》是由王一鸣、肖逾榛、范伟、陈坤等主演,剧中两个“愤怒的小孩”为了躲避坏人的追捕在河北区的胡同里穿梭,两个小孩也曾在北安桥附近的长椅上休息,也踏上过金汤桥与进步桥。《闪光少女》中主角一行人在北安桥下的海河岸边演奏,不少天津市民都入了镜,影片2分45秒时,西洋乐学生拍下拉二胡的老人的照片发朋友圈。海河岸边、广场之上,市民们的休闲时光,就是意风区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