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宣汉县粮食局?宣汉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09-25 宣汉县   粮食局   粮食   物资   中心

2022年,特大旱灾导致大春生产减产,受长时间伏旱天气影响,宣汉秋粮不同程度受损。“秋粮受损晚秋补”,为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宣汉县坚持把晚秋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示范带动”的方式,抢抓时节推动晚秋粮食扩面增量,全力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

普光镇党委政府为了减轻群众的生产损失,促进群众增产、增收,圆满完成粮食生产任务,按照“大春损失晚秋补”的工作思路,采取“五举措”抓好晚秋粮食生产工作。一是明形势,抓领导。召开了30余场镇村关于晚秋生产的专题会议,分析了当前粮食生产形势,落实一把手亲自挂帅,班子成员分片负责,农技骨干、驻村干部打桩到田的网格化抓生产模式,确保今年晚秋生产面积落实、群众实现稳产保收。二是抢天时,抓播种。 按照工作思路,全镇140多名干部下沉到29个村组“社区”一线,组织300余名党员干部,联系收割机、耕地机等帮助农民赶在干旱结束秋雨降临前将大豆、玉米、水稻等收割到位,及时翻耕土地,种上秋洋芋、秋蔬菜等晚秋生产作物。三是重技术,抓增产。召开晚秋生产现场会,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0名干部及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积极推广优质抗病良种、免耕覆盖栽培、间套种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切实将种植、施肥、防病等技术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块,确保良种良法到位,实现晚秋作物省工节本、增产增收。四是建示范,抓带动。在普光镇进化社区罗家坝建立500亩晚秋生产高产高效示范片,普光镇进化社区—芭蕉村—灯笼村打造晚秋生产千亩示范带。通过秋洋芋—油菜套种栽培模式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目前全镇已落实种植面积5000余亩,给全镇的晚秋生产开好头、带好路。五是供物资,抓保障。抓好秋洋芋、油菜、蔬菜等晚秋粮食生产所需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衔接落实与组织供应。截止目前,县镇两级供给秋洋芋种15余吨,化肥60余吨。同时,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行为,以保障市场农资供给充足、价格稳定,质量保障。

前期的高温伏旱天气对芭蕉镇的大春生产造成了影响。为减少损失,芭蕉镇早谋划、早宣传、早动员,按照宜粮则粮、宜菜则菜的种植模式,优化种植结构,最大限度挖掘晚秋生产潜力、提高晚秋生产水平。在全镇动员组织13个党组织、100多名党员、7名农技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分阶段开展清沟、拉线、割稻桩、播种、技术指导等工作,确保不误农时,真正把实用高产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在盆寨村、桐林村集中打造了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秋洋芋示范片。通过村村响、院坝会等方式,引导群众种植秋洋芋。晚秋生产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促进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芭蕉镇计划种植晚秋粮食作物6900亩,其中秋洋芋5500亩,秋红薯200亩,秋玉米200亩,秋大豆40亩,蔬菜种植200亩。目前,晚秋生产有序推进。

今年7月以来,长时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宣汉秋粮农作物受到影响。为保障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宣汉县坚持把晚秋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示范带动”的方式,强化资金、技术、物资保障,按照“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思路,抢抓有利时节,采取“芋—菜、芋—油、芋—果”等模式,推动晚秋粮食扩面增量,全面掀起晚秋粮食生产高潮。目前,已整办耕地23万余亩,栽种秋马铃薯8万余亩,秋玉米7000余亩,秋红薯1.4万亩,秋杂粮5000余亩。(宣汉县委组织部 简阳)BJE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侯亮平被查,此侯非彼侯,评论亮了
  • 2021年冬天需要囤粮吗
  • 河南是中国的粮食大省吗
  • 怎么酿酒(自己怎么酿酒粮食酒)
  • 交过公粮的农民每月可领补贴? 揭晓事件的真相
  • 拜登打算搬空乌克兰的2000万吨存粮 这样做目的是什么
  • 我国物价水平稳得住吗?国家发改委回应
  • 中俄印三人行,不一定有我师,但必有一人被孤立
  • 往昔追忆(父亲)
  • 粮食主产区旱情蔓延 吉林大规模增雨保苗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