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探戈教室里的舞蹈,成为了一种仪式,指涉了在末世浮世绘中,倾颓后的异化与疯狂。
刁亦男导演拍摄的电影《白日焰火》,以一个颓废的离职警察追凶案为主情节线索,展现了在东北后工业的没落图景下展示了一幅异化的群像,讲述了吴志贞、张自力、梁志军三人的爱情救赎故事。导演选取一种隔离式的旁观视角,力求保有一种清醒的客观感受,观众被放置“鬼魂”视点,成为了这幅末世浮世绘的偷窥者与见证人。
《白日烙火》在展现“追凶故事”时并未选取传统黑色电影的阴暗悬疑影像风格,而是营造了一个神似《银翼杀手》的后工业化没落荒凉的视觉空间,以此达成了某种“末世”奇观。而在对于空间的表述中,匠气设计的视听语言在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中游移,力图使观众理智地保有清醒。
其一,影片多采用大景别与静态机位,在完整保有剧情冲突的同时,保证了观众与事件的旁观距离,削弱了剧情冲突所带来的影响力,打破了惯有的视听语言典公式。例如在影片开头警察张自力在抓捕理发店罪犯时发生的枪击案,影像在除了枪支落下时的强韧特写外,全程保持着一个固定全景机位,这从一种方面上消解了观众原本的观影预期,反而使观众在看到冲突时更加意外,而这种没有添加导演情绪强化的冲突,亦从某种程度上增进了影片空间真实感。
其二,影片在镜头构图处理上非常讲究,采用特写时同样为影片注入了一种超现实的隐喻感。例如在张自力与妻子做爱时交缠的双手与被抛尸于煤灰上的残肢交叉剪辑,增进了观众的期望值。同时,这种充满匠气的镜头设计极大地保证了“间离效果”。例如导演乔·怀特的《安娜·卡列宁娜》与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等一系列影片,均是以强化影像调度设计感而塑造出银幕套盒的观赏效果。只不过在《白日焰火》中,这种处理更加低调,也更加节制。
其三,影片同样强化音效功能,或在拍摄时画框内仅展示部分局部动作,而以声音的强化去升华观众的想象空间。影片大量采用了例如喝汤声、踩雪声、喘息声等等,这些声音作为环境的强化以及主角主观感受的位移辅助画面形成理解,并且在画面景别与声音来源的距离不对位时,同样暗合主题撞击了一种奇异的观感,更加深了画面的末世效果。在全景范围下的画面与特写范围内的声音叠合,使观众的理性视角渐远于影像,并加重了感性视角的听觉冲击,强化了空间氛围。
克莱夫·贝尔认为“有意味的形式是一切艺术的本质”,而意味则是指这种不同于对自然物的美的情感,在《白日焰火》中,刁亦男同样赋予了作品强烈的“作者特性”。影片中晦暗的色调,有距离的暧昧,倾颓的孤独感与被异化的人物群像,构成了一个末世浮世绘,而其中破败的乐园,拥挤的电车,后工业残留的破败废墟形成了其种奇观,直接诉诸于观众的注意力,以这样一个独特的时间与场所,来激起了观众视角上的好奇心。
影片将故事场域放置于没落的东北工业城市,以一种空空荡荡的没落,暗合了片中角色们的扭曲与异化,这种非健康的病态环境与人物故事形成了一种具有吸引力的“奇观”,作为一种景观提供了与当下国产文芝电影不同的绝望感。此外,影片也同样以各种细节强化了《白日焰火》所在场的异化,例如做爱时的死苍蝇,在旋转的桔灯仰面发呆的老板娘,走失主人的马,这些异常的细节线索作为辅助场景、丰满场景的工具,虽然没有推进剧情的功能,却作为背景因素诠释了影片的核心“丧”感。
而在影片剧情层面,在简单追凶故事下埋藏并主要叙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内心闭塞,主角退职警察与洗衣工二人都作为大多数场景的“沉默者”。观众只能通过窥探人物冰山一角来阅读他们失语的状态,拉远了观众的距离,同样也拉远了角色间的距离,故而在某些场合,例如滑冰场外的亲吻,与摩天轮上的拥抱,在末世感的渲染上提供了一种冰冷的暧昧,从而树起了更强的角色隔离感。而在空旷寒冷的雪地里,角色间厚重的衣服强化了无法触碰的距离,不同于潮湿的南方,升腾的是一种疏离的冷漠。
在“追凶”这样一个故事框架下,同样有着一个暖昧的爱情故事:被离职的警察张自力,在面离婚后的事业、家庭双失败困局内,成为了一个无所事事的酒鬼,保卫科的工作实在比不上刑侦的工作具有冒险精神。故而在“追凶”故事表层下,装载了张自力作为失败者的“追回自我”之旅,而在这场“追回自我”的侦查中,他同样不可避免的与吴志贞接触,达成了一种保有距离感的暧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