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是崇高和必须的追求,也是为所有人建立更美好、更公平世界的唯一现实途径。
今天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国际和平日”,2022年的主题是:结束种族歧视,共同创建和平。
处在“长期和平”的我们,该如何正确认知战争与和平?战乱是历史规律论吗?
实现真正的和平不仅需要放下武器,还需要建立让所有人都能蓬勃发展的社会,建设一个怜悯和同情多于怀疑和仇恨的世界。
我们都愿世界和平,但纵观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战争一直都是各国政府最青睐的消遣活动。
史蒂芬·平克在书中指出:由大国发动的战争持续时间变得越来越短,发动的频率也越来越低。但是,由于这些国家的军队智囊越来越优秀,部队训练越来越有素,武装配备越来越先进,实际发生的战争伤亡反而变得更惨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之后,战争的三项指标——频率、时长和破坏力才依序出现了下降,世界由此进入了被称为“长期和平”的历史阶段。
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学中心的掌门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时代周刊》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两度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顶尖思想家。
诚然,就是二战终结之后,整体上我们经历了文明史上少有的和平时段。
有学者指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仅经历了一个持久的和平时段,我们还经历了一个经济上升的,一个在中国的历史当中,在中华文明史上也难得一遇的上升的、发展的、和平的、富有的年代。而在这样一个富有的年代,和一场技术革命的发生相伴,它形成了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根本不加思索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不过,“长期和平”的说法还是受到了挑战,比如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朝鲜与韩国之间的冲突,所幸每一场冲突的双方最终都能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不是趁势将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由地区冲突上升为全面战争是完全不可能的,战争被当成一种极端手段,每个国家(几乎)都在不惜代价地避免亮出这张底牌。比如我们正在经历和见证的“俄乌战争”。
平克还提示我们:许多启蒙时代的思想家都推崇“温和的商业”,他们认为国际贸易的甜头会让苦涩的战争黯然失色。定量分析也证实,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贸易往来频繁的国家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相对更小。
事实上,战争可能就像横在我们面前的瘟疫、饥荒和贫穷一样,只是我们这个受过启蒙思想熏陶的物种必须学会克服的另一个障碍。
虽然侵略战争带来的短期利益非常诱人,但是更好的策略莫过于尽量避免发起具有破坏性的冲突或是造成不必要的牺牲,毕竟如果你成了别人眼中的威胁,那就相当于给了别人先发制人的好理由。
从长远来看,一个各方都避免发动战争的世界,才是对所有人而言都更好的世界。新兴的事物如国际贸易、民主制度、经济发展、维和力量以及国际法律和规范,都是助力建造这样一个世界的有效力量。
很多人都会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尤其在当前局势下,我们都难免会忧心忡忡:距离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天下承平已久,是否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呢?
国家间战争的减少,始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需要一些适时的答案,比如:战争的爆发,在时间分布上有什么规律?
结合史蒂芬·平克的论述,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精读班中,徐英瑾教授给出了以下思考:
史蒂芬·平克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核心的技术关键词——泊松过程。
泊松全名叫西门·丹尼斯·泊松,是一个19世纪的一个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在统计学上也很有成就。大家就觉得我们不是前面在讨论暴力的问题吗?怎么又扯到了统计学呢?为什么要扯到泊松?我来谈一谈,为什么我们要在这样的一个大的语境里面牵扯到统计学。
大家来想一想,我们以前关于战争的讨论,我们所依据的一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按照普鲁士的军事科学家克劳塞维茨的观点,战争就是一个政治的继续。所以你对每一场战争为什么发生,你会在它的政治根源和经济根源方面去找根据。所以对于战争为什么发生、为什么终结?好像大家都能给出一些必然性的说法来。
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因为战争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大了,动不动就死了这么多人,你如果把战争的发生说成是一件没有任何原因的事情,你就会觉得这好像是对死者不尊重,对参加过战争侥幸活下来的人也是不尊重的,所以你死活都要说出一个原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