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被乌云笼罩的时候,有个地方可以躲”,听完《做工的人》片尾曲《你的世界》的时候,这句话始终徘徊在耳边。希望以下这部剧可以让你在生活困苦之时,有个地方可以躲一躲。
《做工的人》是一场悲喜剧,悲中有喜,笑中有泪。在“做工的人”身上,你会看得到许多小人物身上有的样子,但是,这样的小人物,有点可爱,有点让人心疼,同时也让人不得不佩服本剧编剧的视角,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很多面,而他们做出的每一个反应,都是那样真实和自然。
生活的苦有很多种,梦想的迷茫,爱情的囚徒,远方的诱惑,而做工的苦,是脚下的方寸土地和头顶上的圆顶天空所带给他们的“生活”之苦。
《做工的人》,本剧改编自作家林立青同名畅销书,这本书记录了十年间他在工地那些扬灰碎瓦中所看见的人情世故和边缘区域的温暖镜像。为什么说是温暖呢?因为这部剧乍一看上去是灰色的,颇有种剧版《大佛普拉斯》的味道,主人公同样都是来自工地的工人,但同样是小人物看世界的视角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电影《大佛普拉斯》中,导演用黑白的部分来描绘小人物的生活和世界,而富人的世界,却是绚丽的、彩色的。可是在《做工的人》中,我们会发现,就算是生活的平凡、拧巴、挣扎,他们的生活也依然写满了乐趣和温情,这世上本就没有救世主,而唯有自己,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做工的人》并没有将主旨摆的很宏大,没有以底层人民的视角来探讨贫富差距,也没有放过多笔墨在讽刺阶级层次上。相反,它看重的是个体,每一个活在这世上的平凡人,就像本片的片名一样“做工的人”,和穿西装的白领、金领,和律师、警察、法官一样,都应该获得一个“人”应该有的权利和尊重。
而作者和编剧替他们呐喊的方式,不是明晃晃的讽刺这个世界,而是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情怀为这部剧赋予了温暖的。痛苦离开后的欢笑,荒谬背后的原谅,残忍与柔情并进,导演这一次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个闪光点不是人性的光辉,而是人性的多维性)和他们身上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值得被所有曾经歧视过这个群体的人而重新认识他们的理由。
看了这部片子,你会发现,原来,平等、平视、平常心,除了在新闻报道里,也在作者和编剧的笔尖上,更在一名导演的镜头下,最后,这种心境,落在了荧幕前,留给了观众一剂心灵冲剂。
《做工的人》,剧中的主人公主要是几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工人组成的“三傻”,分别是铁工阿祈,板模工昌哥和怪手(挖掘机工人)阿全,在工地做工的同时每天都在望楼兴叹,做着成为“人上人”的荒谬白日梦,在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发财路上跌了一跤又一跤,梦想破碎,他们却还是依旧乐观又努力地活着。
这是第一集中他们想到通往发财的道路——神明。
阿祈是个大智慧没有,但小聪明一个又一个的中年大叔。他和兄弟一起去拜佛祖的时候,突发奇想觉得原来做“神明”可以这样赚钱。
很显然,这样的贪小便宜的思维注定了他们的结局是仓皇的、落魄的。在几双放着光的眼睛的注视下,他们被告知佛像被海关扣留,要交20万台币才可以保出来。这年头,用佛像做骗人生意的卖家什么都没做就利用“三傻”的“贪念”而把所有人都套了进去。
要说阿祈是个贪婪的人,不为过。小贪、油滑,又有些没头脑,想一出是一出,但是这一切的背后,也不过是一个希望家人可以过得更好的念想和希望可以获得社会尊重的简单愿望。说到底,工人,不被这个社会重视,做工的人,就算赚得不比别人少,但也是游走在社会的边缘群体。
在神明面前,他们的愿望不过是,健康的身体,平等的就医条件,可以在受工伤进医院时与穿着西装来的患者有一同被治疗的权利;与其他劳动者一样有份稳定、固定的收入,再不济希望被拖欠的工资可以追回;当然还有,一份来自心理的保障;还有,希望可以买得起一套房子,给家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鳄鱼的眼,做工的手,紧咬不放的鳄鱼精神
放弃了佛祖致富梦,这次“三傻”又被一只从天而降的鳄鱼而吸引去了,“鳄鱼皮包发财路”再次被提上日程,他们花费了很大力气才将鳄鱼藏好、又到处找地方饲养它,他们做着“养鳄鱼,鳄鱼生鳄鱼,鳄鱼皮包销向富人”的美梦,带着一只小鳄鱼到处奔波,为它寻找安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