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眼里只有一个又一个的案子,而案子中的人却消失了。我越来越习惯看到人性中的恶,而忽略可能存在的善。……坐在高高的法台上,我不停提醒自己,我掌握生杀大权,要理智,要冷静,不要情绪化,久而久之,抹去了对善的洞察,可审判不是为了报复恶,而是为了提振善……”这段话对我在法院工作中如何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大的启发,这也提醒我案件再多也要时刻发掘身边的美好,不断增强职业尊崇感和使命感,发挥司法正能量。
我在看剧,殊不知别人也在剧中看“我”,作为一名法官助理,看《底线》就像是在审视自己,从角色中感悟法官的工作使命,从剧情里管窥新时代法院工作的变革历程。《底线》中精选的典型案例,以电视剧的形式将之前大众舆论关注的案件生动再现,准确释法又通俗易懂,表现了法官干警办理案件背后的心酸与不易,诠释了不同时代法官相同的正义使命,时刻警醒自己要牢记守护公平正义、护佑人民安宁的司法初心。
电视剧里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方庭长开庭审理一起离婚案件,离婚双方有一个孩子,父母在法庭上大吵大闹,不管孩子,方庭长抱着孩子把庭给开完了。我想到之前接触的一起案件,有一次,我们接待十几个来法院的群众,其中有一个聋哑小男孩。接待到中午,大家都很疲倦,我同事就把自己的小饼干、小面包和酸奶拿出来给这个小男孩吃,先让他垫一下肚子。看到电视剧那个可怜的小男孩,我就想到了他,但愿他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生活。
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助理,这几天利用下班空余时间追了一下《底线》,这部以“法院、法官”为题材的剧真的非常棒。真实,是我对这部剧最直观的感受,除了颜值不及方远、周亦安,千千万万的基层法院干警如他们一样,共同怀揣着一颗“法治梦想”,用“真心”“初心”和“侠心”倾听着基层群众的家长里短、悲欢离合,默默地以微薄之力维护社会和谐。
近日,电视剧《底线》正在热播,作为一个法院人,第一次看以法院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颇为感动,法院人一直默默负重前行,但还是渴望被关注、被理解。法律作为社会的底线,任何人都不能逾越,而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底线的机关,神圣且责任重大。法院人肩抗正义,手持天平,以良心为砝码,用法律作尺度;既横眉冷对、威严大义,又耐心热忱、春风化雨,用专业能力在社会这张大网上编织起社会正义的防线,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始终坚守,不曾动摇,奔赴属于法院人的远方。
“铁肩担正义,丹心顾民需”。《底线》不仅是普法剧,更是聚焦一线法院工作者的司法剧。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案例无不在彰显着法律的温度和力度。法律并不只是冰冷的法条文字,而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护伞,而法官便是那位默默坚守的撑伞人。办案时风餐露宿,深夜里研阅案情,身背法徽于田间地头调解、在雷电交加的暴风雨里执行……这已是法院人工作的常态。一代又一代法院人坚守着维护正义,定分止争的神圣职责,可他们从未多语,只说:“坚持下去,就是意义”。
原标题:《看剧就像看自己上班?一起来听听昆明法院干警眼中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