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镇有一个员外姓陈,他乐善好施,在本地颇有口碑,他有一个儿子十岁,叫陈松,从小就拜当地大儒为师,学习四书五经,以备来年科考。
这一天,陈松外出会友,刚刚走到家门口,就看到一条蛇从树洞里爬出来,这只蛇通体雪白,看到陈松也不害怕,陈松第一次看到白色的蛇,正在稀奇,就这样一人一蛇对视起来。
也不知道为何,陈松竟觉得这只蛇异常可爱,就拿出身上的肉干,喂起了这只小蛇。小蛇仿佛不怕他,竟然在他面前吃起来。
从此之后,陈松读书累时,就走出家门,来到树洞前,只要他的脚步声响起,那只小蛇没多久就探出头,一人一蛇玩了起来。后来这只被家里的下人发现,告诉了陈员外,陈员外也没在意,觉得可能是儿子身边没有玩伴,就决定找了一个同龄人给他当伴读。
陈家下人刚把这个招伴读的告示贴到了墙上,没多久有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来揭榜。这少年相貌俊秀,举止斯文,曾读过四书四经,陈员外面试之后,很是喜欢。他看少年孤身前来,就问少年的家庭籍贯。
少年说:“在下柳云,自小父母双亡,寄养在舅舅家,虽不曾吃苦,但寄人篱下,总觉得不安稳,就出来找个营生。正好看到陈府招伴读,就前来毛遂自荐。”
陈员外一听,就心生怜悯,以一两银子一个月的价格收下了柳云。
从此柳云就留在了陈府,每天和陈松一起读书,服侍他的起居,柳云聪颖异常,有过目不忘之能,老师讲的功课,他总是很快领悟,在他的带领下,陈松的学习也变得勤恳起来。
只是从此之后,陈松偶尔来到树洞前,不管他怎么呼唤,那只小蛇再也没有出现过,这让他暗自神伤。
陈松与柳云均已变成了长身玉立,相貌堂堂的学子。这一年,在陈员外的资助下,柳云陪着陈松一起上京赶考,竟然双双蟾宫折桂中了进士。
陈松一朝中进士,心情激荡,对柳云说:“柳弟,你我今朝中进士,从此再也不用苦读,为了庆祝这一刻,不若今晚我们一醉方休,如何?”
柳云很明白自己只是一个伴读,听到主人这么说,他哈哈大笑:“陈兄所请,固所愿,不敢辞耳。”
就这样,两个人从附近的酒楼叫了一桌上好的席面,就着温得醇香的女儿红,开怀畅饮起来。
这一夜甚是欢畅,他们一直睡到了日上三竿还没有起来。
直到过了午时,陈松才悠悠醒来,他觉得身边有一个凉凉的东西,伸手一摸,竟触到了鳞片,吓得他连忙揭开被子跳下床来,原来他的床上竟睡着一条水桶粗的白蛇。
他吓得“啊”的一声,跌倒在地。那条蛇听到动静,也醒了过来,橙光一闪,竟变成了身着白衣的书生,正是他平日里的伴读柳云。
柳云发现自己现了真身,暗自懊恼,原来时过中秋,酒楼里送的女儿红里,加了少量的雄黄,柳云初喝时不在意,待他发现不对时,已经醉倒在床上,才有了今天的事情。
看着陈松一脸戒意地看着自己,柳云十分过意不去,他连忙上前拉陈松的手,陈松却躲到了桌子后面。看到这一刻,他微微苦笑了一声:“陈兄,你肯定好奇我是谁,要不要听我的故事?”
此时的陈松已经醒悟过来,这陪了自己十年的柳云竟不是人类,他如果想要害自己,不会等着十年之后,所以他忍着心中的惧意,坐了下来:“好!柳弟给我一个解释!”
柳云给二人各自倒了一杯茶 ,轻轻啜了一口,开始讲自己的故事。
我本是山中一只修炼了千年的白蛇,那日下午渡劫化龙,想不到竟遇到了少爷您,您看到我不害怕,我就知道,你我大有缘份。当年渡劫不成,我就知道你就是我的劫数,于是下山陪你玩耍,顺应天时,化解劫数。
后来陈府发榜招书童,我发现这是一个机会,就化为人形,起名柳云,为的是能陪在您的身边,了这一世的兄弟之情。十年来承蒙老爷与陈兄的看顾,不以下人待我,让我与你一起进京赶考。
如今您已经知道了真相,如果嫌弃,我这就离开。
知道柳云竟是那只白蛇,陈松才发现,自己与那只白蛇相遇之时,竟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想到这里,他上前拉住了柳云:“柳兄,你我相识十年,早已情同兄弟,多蒙柳兄照顾,不然我何至于年过二十就金榜题名?这样,如今既已说明,不若我们结为异姓兄弟,如何?”
这一天,陈松上街去拜访同窗,突然有一个须发皆白,面有出尘之意的和尚走到陈松身边说道:“施主,贫僧法号慧海,乃一个云游僧,路经此处,看到贵府妖气冲天,就过来查看,看到施主身上有晦暗之气,不知道何人与施主何人朝夕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