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应该是顺其自然而存在的,小到一件事情的生成和结束,大到人生的生与死。
人生最好的态度就是顺应这些自然规律而存在,即便遇到了人生不如意的事情,也能坦然接受,在接纳的同时,也化解了这个问题的负面影响,这就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但是反之,如果不懂得顺其自然,凡事违逆其规律而行,或者企图以主观意识和行为主导自然规律,不仅难以如愿,反而会因为自己的抗拒而遭致祸端。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的任务,那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的任务,这就是相当于代替木匠去砍木头一样,一个不懂木匠的人去砍木头,很少又不伤到自己手指的。
我们理解这一句话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环境,当时老子身处的是一个暴政滥伐,当时的统治者荒淫无道,很多人在年轻力壮时就被统治者压迫,稍有不慎就会受到杀戮的刑罚,甚至不惜兴起战争,以屠杀民众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老子在面对这一残暴的政治环境和严酷的生活状态,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人的生死本来是应该顺其自然的。
就像庄子说的那句话:“适来,时也;适去,顺也”,顺时而来生存,顺时而去死亡,一切都应该是顺其自然的状态。
但是从政者不知收敛自己的权利,滥用自己的权利施行严峻刑法的时候,就相当于用自己的手段干涉自然规律的生死,这个道理就像是代替木匠去砍木头一样,当他们强行屠杀民众生命的时候,也会伤及自己的手指,这样强硬的姿态看似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实则给自身带来的也是难以察觉的祸患。
死亡应该是顺其自然而存在的事物,而不应该是将他当做满足自身欲望的筹码,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想用杀戮以及各种残酷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实际上就是破坏了自然规律的存在。
老子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大概意思是说,如果人民都不畏惧统治者的威严,那么就会发生大麻烦,不要让人民居住的地方太小了,不让他们的生存受到压迫。不去压迫人民,他们才不会对统治感到厌烦。圣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不会去自我表现。珍爱自己的生命,但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其次,那统治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接着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意思是说,那些勇于表现的人,常不得善终,而那些表现得柔弱的人,常常可以活下来。天道是,不争反而容易得胜,不发布命令、政令,反而容易得到响应,不强行去征召,大家反而自行前来。这其实也是道家“无为而治”而治国理念,不强求,顺势而为才是最好的治理方式。
一旦统治者试图通过强权来统治,那么人民势必反抗,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你总是压迫,老百姓都不怕死了,那么你还怎么用死亡来威胁他们呢?
最后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老百姓为什么饥饿?因为在上面的人聚敛太多,弄得民众无法自给,所以才会饥饿。民众为什么难治?就是因为在统治者做的太多,有为的太多了,弄得民众无所适从,所以才难治。民众为什么不怕死?还不是因在上的人奉养过多,民众负担太重,所以才轻死。如果统治者,能够看轻自己的权势,恬淡无欲,清静无为,那么,比起贵生厚养,以苛政烦令来压榨民众,就要好多了,上面说的这些情况也就不会产生了。
这几篇内容中,老子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了老子“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而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其实并不少见,在儒家思想家孟子里面讲了很多关于“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更早的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管仲的《管子》里面,也讲到了很多“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尤其是在《管子》的第一篇《牧民》中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是非常类似的,管仲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政令能够推广,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那如何才叫顺应民心呢?管仲列出了四件民众最关心的事:劳累、贫穷、灾难、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