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光2025”成为了奇瑞送给自己的25岁生日礼物。对于未来的新能源布局,奇瑞似乎已经得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会是一个正确答案吗?
近日,奇瑞汽车发布未来新能源战略“瑶光2025”。该战略包括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科技、银河生态四大核心技术领域,几乎涵盖了当下新能源汽车所有热门赛道,可见奇瑞对于转型的迫切之心。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汽车领域已经逐步跨入全新时代,无论是从“零”开始的造车新势力,还是正在转型的传统车企,都要经受时代变革的考验,为了在新能源赛道构建领先技术,奇瑞选择大量投入。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战略会上表示,目前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方面已形成引领全球的竞争优势,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几乎是全球市场的四倍、中国市场的两倍,在传统车企、科技公司、造车新势力多方培育下,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已经实现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这也是为何奇瑞选择在这样的节点公布转型战略。
“瑶光2025”几乎涵盖了当下新能源汽车所有热门赛道,可见奇瑞对于转型的迫切:火星架构重点包含平台架构和EEA电子电气架构;鲲鹏动力包含混动发动机、混动箱、电驱、电池、氢能在内的五大核心技术;雄狮科技以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两部分为主;银河生态采用1+3+N的模式,通过汽车+智云平台、智慧数据、智能升级+生态伙伴,提升智能出行体验。
为了更好地支持“瑶光2025”,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在战略发布会上表示,“在未来5年,奇瑞计划研发投资1000亿元以上,培养研发人才2万人以上,到2025年建立300个瑶光实验室。”
公开资料显示,奇瑞汽车集团在2021年全年营收1056亿元,同比增长1.2%。这也意味着,若以平均每年200亿元的研发投入计算,这项开支将占据奇瑞汽车全年营收的20%,而这20%想要完成并不容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车企研发投入在营收中占据在5%至10%之间。在长城、吉利未公布2025年战略前,两家车企2021年全年的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6.65%、5.41%。
但随着新战略的发布以及对未来投资的预计,今年上半年三家车企投入比例明显上升,长城汽车研发投入58.1亿元,占营收9.35%;吉利研发投入36.3亿元,占营收6.24%。
业内人士表示,每年200亿元的研发投入对于还未IPO上市的奇瑞,仅靠旗下品牌难以完成,其最初推出的奇瑞QQ替自己刻下了中低端市场的标记,单车营收并不高,虽然目前该公司全年营收超千亿,但与此前累计的负债相抵,净利润并不能够支撑奇瑞完成平均每年200亿的研发投入,最理想的还是依靠外资,尽早IPO上市。
目前奇瑞、捷途、星途三大品牌构成了奇瑞汽车现有的乘用车板块,其中奇瑞主攻10万-15万元的燃油车市场;星途主攻10万-30万元的燃油车市场,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布局也开始进入混插转型的时代;捷途与奇瑞主攻的价格相同,只是在车型市场上有所不同。
面对中高端市场,奇瑞不是没有尝试过,瑞麒、威麟、开瑞、观致等中高端车型子品牌随着奇瑞开扩中高端市场时逐渐推出,但最终都因销量不济导致停产或者易主。
更为直观的是星途,作为奇瑞现有的较为高端的品牌,1-8月累计销量达28572万辆,而持续生长在中低端市场的捷途汽车今年1-8月累计销量96716辆,是星途的三倍以上,这也可以看出面对奇瑞汽车旗下价位稍高的车型,消费者并不算买账。
在新能源领域奇瑞同样有着不低的销量,但依旧是以低端车型为主。今年1-8月,奇瑞新能源累计销售166354辆,其中奇瑞QQ冰激凌与小蚂蚁两款A00级别纯电车销售157576辆,占据了新能源车型总销量的约95%,反观同为新能源车型的大蚂蚁,销量不到300辆。
不只是消费者,奇瑞内部也深深认识到这一点,奇瑞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奇瑞股份执行副总经理、奇瑞新能源总经理鲍思语表示,小车对于奇瑞来说是正确的选择,今年新能源凭借小车做到利润成本做平是不容易的。
但是奇瑞并不是只做小车,鲍思语提出未来奇瑞新能源将深耕小车市场,布局大车市场,小车深耕的方向是基于未来新能源智能化以及奇瑞对于产品认知的改变,而在大车方面,奇瑞新能源发布了E0X平台。
尹同跃表示,以前奇瑞一直是“闭门造车”,将来会把消费者需求放在第一位,这对于奇瑞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