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有一支手语导医志愿者团队,12年来一直坚持义务为听障人士看病就医提供“翻译”服务,累计服务听障患者4000多人次,被誉为“天使翻译官”。最近,湖北之声记者跟随这支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张勤采访,记录下他们为听障患者服务的场景。
早上8点,张勤值完夜班,脱下白大褂、挎上包就从医生办公室下电梯,来到一楼大厅。一米八的个子加上俊朗的脸庞,很容易把他从人群里认出来。8点一刻,他接到了聋人夫妻王静(化名)和张伟(化名)。张伟眉头紧锁、站立不稳,妻子王静焦虑不已,张勤赶忙过去和他们手语交流。
张勤是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医生。前一天晚上接到王静微信留言,说丈夫呼吸困难、出汗、腿发软。担心病情发展,张勤让夫妻俩第二天就来看病。
张勤带着他们挂了号,搀扶张伟到三楼医生诊室。诊治医生量血压、听心跳、询问病情,张勤把医生的话用手语一一翻译给夫妻俩,再把夫妻俩的手语回答翻译给医生。
开了几样药,医生建议张伟回家观察,一旦不适尽快来医院就诊。得知丈夫没有生命危险,王静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9点多,张勤带着夫妻俩缴费后到一楼取药。取完药,张勤手语指导他们用法用量,并写在药盒上,再三叮嘱不要焦虑,有任何不适随时发微信,自己手机24小时开机,会第一时间带他们到医院就诊。
王静通过手语比划对记者说,由于沟通障碍,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愿意到医院看病。如果没有张勤的帮助,他们自己看病要花上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每个窗口、每个医生只能用笔和纸反复写反复沟通,有时候还沟通不畅,这对于本来就备受病痛折磨的他们可谓雪上加霜。
张勤介绍说,更糟糕的是,很多聋人不识字,无法和医生沟通,宁愿在家痛苦煎熬也不去医院,本来可以挽救的生命有的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而离世。因此,无论多远,只要聋人患者有导医要求,张勤都会到离他们最近的医院去服务。
在服务过的对象中,张勤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女孩晨曦(化名),星巴克的咖啡师,因为脑瘤住院手术治疗。“当时是开颅手术,一个孤儿该怎么办?刚上班,又没钱,又是聋儿。我帮她联系她的单位,保留了基本的工资;又帮她找慈善总会,用水滴筹筹款;我们(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亲自把刀,免了手术费,最后没花多少钱给她治好了。住院的时候,几乎只要是我的夜班,我就会看她,安慰她。手术出来,(她)从昏迷到后来能够说话,看到我眼泪不停地流,真是劫后重生了。”张勤回忆说。
张勤今年42 岁,从2010年开始手语导医到现在,他为聋人手语导医已经整整12年。
走上手语导医路还得从大学说起。张勤在大学时是学生会主席,爱好文艺,热衷公益,在一次志愿者活动中表演手语舞,因此爱上手语,除了学校社团学习,自己还到汉口江滩的武汉聋人手语角学习手语。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爱好影响了他的人生。
2010年,张勤进入武汉市第一医院,成为一名介入放射科医生。参加工作不久,一天,张勤在医院遇到了一位叫魏五毛的聋人,用手语沟通却没人能懂,于是他带着魏五毛从登记、检查到取药,全程手语翻译,魏五毛感激不已。
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聋人找到张勤手语导医,张勤在工作之余义务为他们服务。张勤说:“在传统印象中,别人都说聋人比较火爆,或者觉得不能沟通、不好接近,可是在你用手语慢慢地走入他们的群体以后,你才发现他们原来是觉得有点不舒服。医者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自己服务的病人健康满意,这可能就是我觉得很满足的地方。”
这天是休息日。早上8点,张勤骑上单车,穿过汉正街,来到六角亭街游艺社区。他创建4年多的手语志愿者服务站就在这里。
自从走上手语导医这条路后,找张勤手语导医的听障患者越来越多。2012年5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成立了张勤手语导医义工队,张勤任队长,培训院内的导医、护士30多人为听障患者导医;2018年,在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残联和六角亭街游艺社区的帮助下,张勤组织成立了手语导医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免费提供办公场地以及会议室、活动室、图书室,服务站就成了听障群体的另一个“家”。
服务站就在游艺社区服务楼的露台上。打开门,满眼绿植花卉,生机盎然,一个小小的房间里,教学用具、电脑、书架一应俱全,这就是张勤和其他志愿者工作的地方。在这里,记者还看到一本手语导医图册,这是张勤和他的团队花了半年时间精心拍摄制作的,以图片形式手语演示医院科室、医疗设备、常见病情、就诊流程,目的是方便聋人“按图”就医。常年值守服务站的是一位退休工人宋大姐,她也是一位轻度听障人士,服务站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