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点,整理完资料,张勤打开电脑,开始线上志愿者交流会,因为疫情原因,本来安排的线下急救培训改成了线上交流会。张勤说,每周六,这里都会举办健康咨询、手语培训、急救培训、健康讲座等各种活动。游艺社区书记肖静说,经常看到晚上服务站的灯亮着,跟张勤打电话才知道他又是在加班。
听障人和普通人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却因为语言障碍形成一道鸿沟,但张勤在为他们服务中慢慢融入了这个群体,成为了他们的一员,这个小小的服务站也成了这个群体温馨的港湾。肖静说,每次开展活动,聋人参与率都很高,他们学得相当认真,学完总是面带笑容走。
陈亮和刘静是加入手语导医志愿者服务队最早的志愿者之一,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服务站,这天也不例外。
陈亮在汉正街开着一家土特产小店,每天除了看店、送货,还要照顾读初中的女儿。他曾经看到身边肢残亲人遭受疾病折磨的痛苦情形,所以再忙也会腾出时间手语导医,虽然有时候遭遇异样的眼光,但他并不在意。
陈亮说:“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当志愿者?’我就回答,我喜欢服务别人,我觉得助人为乐。”
34岁的刘静在一家日资企业工作。工作7年时间,她参加过很多志愿者活动,唯独手语导医她坚持了下来。她说:“我还是喜欢这种聋哑人志愿(服务),没有任何的商业色彩,大家都是很真诚地用心去服务。”
手语导医志愿服务队成立以后,加入的志愿者从当初的50多人发展到如今411名,张勤说,正是这些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的加入,手语导医服务才能走到今天。
这天周六。早上8点,张勤带上血压器和一袋水果,搭乘公交去看望聋人杨浩和他的母亲。张勤说,手语导医能够帮助聋人解决看病难题,但很多患者忽视家庭康复治疗,还有的聋人术后自行停药或者减药,不利于康复。因此,张勤和团队其他成员,每周集中走访4到5个聋人家庭,给聋人患者量血压、血糖,检查药品的有效期,提醒他们备好急救药品,帮助他们康复治疗。
杨浩住在汉西古田小路,这里是典型的城中村区域。穿过一个喧闹的露天菜市场,顺着一条弯曲的小路,张勤走进杨浩的家。杨浩“手舞足蹈”地迎了上来,杨浩的母亲也拄着拐走了出来。
杨浩今年50岁,从小就患孤独症,既不会说话,也不会手语。为了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杨浩几乎不出门,生活半径就是家和菜市场,生病了就买药对付。年迈的母亲担心相依为命的聋儿在自己过世后无法独立生活,2017年打电话向电视台求助,电视台通过残联找到了张勤,自此,张勤就和这对母子结下了缘。
张勤从包里拿出血压器给母子俩量了血压,然后让杨浩把家里的药拿出来,仔细检查了一遍。
张勤说,对杨浩这个家庭来说,老人行动不变,杨浩又无法与人沟通,上医院看病成为奢侈。因此,每个月他都会和其他志愿者上门给母子俩做检查。除了检查,还帮助杨浩学习手语。当母亲病重,张勤就和其他志愿者上门来带着母子俩去医院。
张勤等志愿者的到来,给这个困难家庭撑起了一把伞,老人不再担忧害怕。
家庭回访、导医服务、志愿者培训、健康讲座,张勤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最难的是2019年,他回忆说:“当时岳父肾衰到尿毒症,爸爸从膀胱癌到多发性骨髓瘤,两个重症。岳母带状疱疹,妈妈也是心脏病住院。我要换着帮忙守夜,又要上班,再加上妻子生二胎,老大要接送,再就是安排志愿者的课程,忙不完的事情。”
但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坎坷,12年来,张勤从来没想到过放弃手语导医志愿服务。张勤告诉记者:“咬着牙挺过去,作为一个男人自己扛不住了也得扛,熬过来了就好了。这可能就是一个获得感和成就感吧,我觉得自己做的还是很喜欢的事情,也很喜欢这一群人。”
张勤和他的志愿者团队
现在,全国有2700多万听障人士,武汉有1.5万,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已是他们的日常,而就医难更为突出。在武汉,张勤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开辟了手语导医服务,一定程度上为聋人就医解决难题。在他的带动下,全国其他城市也陆续开展这项服务。
令张勤担忧的是,目前我国专业的听力服务人员仅有1万人,而能提供手语导医服务的更少,在他的团队,合格的手语导医志愿者还不到20人。他认为,要真正实现2700万听障人士无障碍就医,还需要政府、医院和社会各界共同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