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人情世故的往来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一个家族之间的往来还是于其他家族的往来,中国人对于这方面还是很讲究的。所谓“礼尚往来”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从古至今一个家族的你来我往是在正常不过的了,尤其在古代,一个家族人口众多常常往来时有发生。因此关于这个人情世故的俗语自然就出现了,并且有些还被流传了下来。俗语我们也并不陌生,都是一些简短,通俗易懂,能够朗朗上口的句子,其中有那么一句“女婿登门忙不休,姑爷到此凉嗖嗖”字面的意思很好理解说的是女婿来了家里不停的忙着,姑爷来的凉嗖嗖。第二句用俗语常用的夸张手法,这里的凉嗖嗖我认为是冷淡不热情的意思。那倒是是怎么回事呢?女婿和姑爷不应该是同指一个人的吗?
我先来解释一下“女婿”和“姑爷”。古人对女婿的称呼是多种的比如女婿《史记.李斯列传》有记载、子婿出自《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传》、驸马、乘龙快婿等,是岳父岳母对女儿丈夫的称呼,长辈称呼晚辈。“姑爷”在古时候是女儿的哥哥、弟弟、妹妹等家人或者下人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因此虽然称呼不同但是却是同时指的一个人。这句俗语“女婿登门忙不休,姑爷到此凉嗖嗖”同一个人却有着不同的待遇,却又是为什么呢?
俗语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在过去农耕社会,岳父母家的需要人干农活的时候,女婿都是积极的上门帮助干活的。就是现在也有很多的故事诉说着女婿作为“半个儿”的作用,比如四川6旬孝心女婿-杨文全。41年如一日悉心照顾115岁岳母,感动很多人,他们一是尽孝,二是在自己的妻子面前表现一下,可以在妻子心里面加分。因此岳父母对于这“半个儿”自然是当贵客一样地来对待。只要女婿来了。都是忙前忙后,好吃好喝的对待,同时岳父母也想通过这个方式告诉女婿,对他们的女儿好点。不说有同等好吃好喝的对待,但至少不要有家暴的出现。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都是我怎么对你,也希望你怎么来对我。这是岳父母都还健在的情况下,女婿回娘家都是有很好的待遇的,但是岳父母不在了,身份由女婿变成姑爷了,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作为“姑爷”妻子的娘家兄弟姊妹眼里就是一个同辈的人物,并不是“半个儿”的辈分,虽然嘴上喊着姑爷,可能在他们眼里也就是姐夫或者妹夫的身份存在。甚至他们对于你的到来可能都不会太欢迎,因为还得给你搞吃的,一是麻烦,二是还得花钱,只是碍于面子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却是这样想的或者背后说。
那这个时候,我认为更多地取决于你的价值了,如果你是那种不怎么富裕,生活一般甚至没有他们过得好的话,可能对你也就没那么重视了。也就是和一般的亲朋好友简单地招待一下,不会那么热情,相对比较冷淡点。
当然这些也不是绝对的,也是要看人的。还是有很多小舅子,小姨子等对姑爷比较重视的。彼此间的感情还是很好的,只是在招待方面,肯定没有作为“半个儿”时的那样招待,比较身份不同了。
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观点,对于现在的社会现实点也挺好的,我们也常听“人穷不走亲”的说法,但是我认为日常我们该互相走动走动还是要走的,不然时间长了,彼此间的亲情就真的淡了,别到时候走在大街上互相看见了都当做陌生人,那样就真的不好了,你们觉得呢?是不是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