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作者/未央君
掐着指头期盼也好,漫不经心由它也罢,就象曾经苦苦相留也止不住下滑的时光一样,这个所谓的年不紧不慢的踱着方步不管不顾的来了。热闹的是商场,破费的是钞票,动心的是游子,复杂的是心情。经历了一个花甲、好赖过了六十个年的我,此刻回头品味一下今年的年,和有记忆的前五十多个对比一下,不由得发生感慨:艾玛,今年过的是不是个尬年?
先说这败家的天气。夸张地说这是个普天同庆的节日,严谨的讲,此刻地球上有炎黄子孙的地方都在共贺新春,心情阳光。这里---炎黄子孙历史中曾经的帝都,此刻也就并且只能心情阳光了,恼人的小雨沥沥拉拉一个月了,在江南春节不得风和日丽,这一点就说不过去。好在老天爷还有点人性,年三十(应该是二十九,今年没有三十)这天开恩,没有下雨。但绝不开脸,全天不见太阳,开恩不开脸,多少算情中尬吧。
初一一早又细雨蒙蒙,且接二连三的不紧不慢的滴答。说南方的雨恼人,就是恼在它的那个劲儿上,你说不是雨吧,一会功夫,头发衣服湿了。你说是雨吧,还看不到雨滴,只有有间隔的敲打雨棚的滴答声壮大了雨的声势,小河水面上间距很大的涟漪证明了雨的实体存在,地面没有水流却总是泪眼婆娑的状态说明雨在,在下,在诗中:沾衣欲湿杏花雨---但季节不对啊?可对这里的季节我早有定位,暧昧!春华秋实不着调,冬雪下雨不靠谱,现在整个一个四季混搭。
再说吃,吃什么成了难事。一般来说,过年在物质层面主要是吃吃喝喝,这也是当年盼年过年的一个原动力,也是年之有味的根源。今年是在杭州过的第六个年了,吃喝方面 还是不大入南方口味之流。当下物质丰富,年夜饭吃什么却难以择抉,食材很多,也由此形成了难以服众的多中心。当年孩子婚后的第一个年,考虑到四口人三个北方客,我和姑爷商议定,年夜饭一桌两制,各自做几样爱吃的菜。
当时年夜饭我是传统的酸菜羊肉两样馅的饺子,姑爷的是梭子蟹炒年糕,说是步步高。讲究连年有余嘛,姑爷清蒸桂鱼,我试着红烧甲鱼----甲鱼一般是喝汤的。好在当时我特别喜欢吃南方的笋,姑爷对北方的酱品也可以接受,彼此都有可以接受的对方的菜,总体上还是圆满。今年就大不同了,年前一家人围桌列菜单,约定十二个菜(当时计划老妹母女二人过来一起守岁的),可是东北菜系竟然上不了桌。东北菜食材还都是老家寄来的俗称年嚼咕的“珍品”,猪蹄猪肘子,牛肉羊肉狗肉猪里脊肉,小鸡大鹅,面肠毛肚风干肉外,酸菜鲜葱,大酱咸菜疙瘩,干辣椒萝卜干,全来自黑土地。还有鱼,一整条的大黑鱼不算,鱼干有胖头鱼干和杂鱼干,还有为了保鲜出水时特意炒过冰又一直冰冻着的水鳖麦穗鱼。
这些东西陆续寄到,就成为我日常的吃喝。已经完全适应南方菜系的女儿偶尔尝一两口鲜,渐次忘本的老伴对这些也不怎么感冒了,消化掉这些纯北方的嚼咕几乎成了我的负担,由此登不上年夜饭桌大雅之堂似乎也是正常。到我使用两个年夜菜指标时,我也放弃了这些家常,钦定了沙拉冰草、盒菜。盒菜还必须是我和姑爷合作,我负责用家乡大酱煎鸡蛋,再汇入姑爷做的豆芽韭菜土豆丝里,简单的食材繁琐的工序,南北都可接受的口味外,一个和和美美的良好寓意让这个改良后的菜品在晚宴桌上有了一席之地。年夜饭这两个菜还挺下货(沙拉冰草,冰草我自己没用沙拉,蘸的是芝麻酱),初二晚再开有意义的正餐时,螃蟹还有剩儿,这个盒菜应要求又做一次,二返脚子再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