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等什么,这就来说说它——
过往作品,总能给人最极致的观影体验。
早期,他曾为《疾速追杀》执导过部分动作场景。
而在自己单独执导的《极寒之城》中,更是将自己的暴力美学玩到极致。
让美艳的查理斯 · 塞隆一人撂倒一群猛男,又飒又狠。
后来又接力执导《死侍 2》,暴力和幽默,两不耽误。
在大卫 · 雷奇手中,暴力和幽默之间取得了近乎完美平衡。
这样的风格延续到了《子弹列车》。
「瓢虫」,指的是布拉德 · 皮特饰演的职业杀手的代号。
此次,他的任务是登上子弹列车,偷走一个公文包。
这一耽搁,瓢虫也就错失了下车的机会。
也就是开头砍向瓢虫的男人。
他是为复仇而来。
比如在节奏上受到了盖 · 里奇的影响。
大量的动作特写,快速的镜头切换,使整个打斗节奏变得极快。
再比如动作设计,继承了《疾速追杀》的短平快。
每一拳、每一刀、每一颗子弹 ……
都让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痛感。
主角非常善于利用周身的环境,随手一个不起眼的道具,都能成为他的武器。
柜门可以打头,推车可以挤腿,放寿司的砧板还能给脑门来一下。
当然,作为 R 级片,本片用起血浆来毫不吝啬。
虽然是个职业杀手,但却是个刚完成创伤治疗、一心追求平和的杀手。
一面在说「不要打了」,打得最欢的又是他自己。
有一幕让我印象很深,瓢虫告诉助理自己害怕检票员。
因为他只买了一站的票,怕被发现赶下去。
结果助理的反应,成了观众的「嘴替」:
其他杀手,也都是喜剧人。
还记得前面说,「橘子」和「柠檬」是对双胞胎么。
估计你们当时就已经产生了和瓢虫一样的疑惑。
起初,她是成功的。
柠檬的第一反应不是要杀了她,而是感叹王子的演技好。
「淦,你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么像的?」
一登场,就来了一出闪回。
既补全了他的背景,也突显了他心狠手辣的特质。
转身一个踉跄,狼直接跌在了箱子上。
死人还得继续演。
死了,还得继续搞笑。
她所研制的毒药,毒性巨大。
还没出场,她就给人一种「隐藏 boss」的感觉。
没想到,她的戏份比「狼」还短。
瓢虫从狼的身上翻出了大黄蜂的照片。
这不就跟眼前这个乘务员一模一样?!
这下,两人都中了毒。
就连没有姓名不露脸的小角色,也有奇奇怪怪的死亡方式。
最后,有两个戴面具的小弟跑去开公文箱。
这不仅是角色的自我吐槽,也是电影对以往老套路的嘲讽。
你以为这是要反老套路。
反套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你猜不到它是真套路还是假套路。
在好莱坞大片逐渐同质化的今天,《子弹列车》显得很让人惊喜。
你说电影有多深刻,那也不至于。
它就是用一股独特的新鲜劲儿,让观众重新体会到电影最纯粹的多巴胺刺激。
想想今年漫威大片翻了多少次车,就能知道《子弹列车》是多么让人欢喜。
这算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爆米花爽片。
有大咖,但不追求明星效应。
它像一颗脱离了轨道的子弹,往哪儿拐全没有逻辑。
但,最终却又准确地击中了我们的嗨点。
这才是娱乐精神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