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无耻的美国人不仅不同意,反而让我国将抓捕的美国间谍和俘虏释放回去。
最后,由我国代表王炳南和美国代表约翰逊两人在国联大厦中进行了多次谈判。
第二次谈判美国递交了一份名单,上面是美国战俘的名字。王炳南说释放战俘可以,但同时必须保证不可以扣留中国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是否要返回祖国。
这一合理要求并没有得到约翰逊的赞同,他一直用美国法律来搪塞。
也就是第二次会议之后,钱学森的信件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上。
周总理在和毛主席商量一番后,他们觉得继续就美国战俘谈下去不会有什么效果,就通知王炳南接下来的谈判围绕我国的侨民问题。
王炳南得到周总理的指示后,在第三次谈判中对约翰逊说我国会释放美军被俘虏的13名飞行员,但美国也要释放包括钱学森在内的侨民。
面对我国如此的诚意,约翰逊仍然拿美国法律当挡箭牌,还说钱学森等人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希望回国。
王炳南听后拿出了钱学森的亲笔信,看到信件,约翰逊心里大骂监视钱学森的人是废物,但是嘴上却已经无话可说。
随后,我国又主动释放了美国的四名飞行员,这为接下来争取释放钱学森回国创造了条件。
约翰逊无奈下只好与高层进行协商,这时有人说钱学森的威胁已经不大了,因为在他被关押的五年期间中,虽然一直没有停止研究,可惜接触不到核心资料的他,研究速度必然是落后的,他以前掌握的那些重要东西现在也已经过时了。
1955年9月,钱学森一家人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准备启程。在临走之前,钱学森去看望了他的老师冯·卡门,并将自己的《工程控制论》送给了他。世界级大师冯·卡门简单地翻了翻书后,抬头对钱学森说道:“你现在的学术水平已经超过我了。”
钱学森连连说道,不敢当,不敢当。冯·卡门没有和他继续在这件事情上讨论,只是惋惜地说:“你要是在美国一定有更好的发展,为什么非要回到中国那样糟糕的科研环境之中呢?”
听到这句话,钱学森只说道:“因为我是中国人,从来到美国的第一天,我就知道我要回去。”
事实表明也的确是这样,钱学森在美国数十年的时间里,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同时每个在美国工作的人都会把他的一部分收入放在保险公司,等到晚年的时候使用,但是钱学森一分钱也没有存放过,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打算在美国待一辈子。
上船之前,很多记者围在了钱学森的身边对他提出了各种刁难的问题,
有一个美国人问:“请问在你回到中国后,会用你在美国学到的知识效力于中国政府吗?”
钱学森听到后,抬头看他,坚定地回应说:“知识是我的个人财产,我有权想给谁就给谁。”
“我以后是不会再踏入美国领土的,我也没有理由踏上这片对我造成深深伤害的地方,除非美国会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向我道歉。回到中国后,我会用我自己毕生所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建设真正属于我的国家,让我国的人们再也不会受到欺辱。”
钱学森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番话,终其一生,也没有踏上美国的领土。
不过关于美国人,钱学森并没有憎恨的态度,因为他知道所有的人都在追求和平,他也只是把自己的前途寄托在中国而已。
在游轮到达香港的时候,许多留学生都自发地保护钱学森,避免他受到伤害。
在前往火车站的路上,很多记者到处寻找钱学森一家的身影,想要问钱学森一些问题。
一个中国人最先认出了他,并与其他记者把他围住,用英语向钱学森提问,钱学森没有理他,那个记者继续不停地追问。
钱学森转头看他,霸气地说道:“我是中国人,我认为当你向一个中国人提问的时候,应该说中文。”
那个记者诚实地回答:“我不会讲普通话,只会广东话和英语。”
钱学森说:“说普通话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具备的素质,你也有必要学一学。”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后面那个尴尬提问的记者和一群哄然大笑的人。
回到祖国后,钱学森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国家国防事业上,1956年,在钱学森的提议下,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力学研究所。之后他致力于“两弹一星”和航天航空的研究。是我国的“两弹一星”元勋和“航天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