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处中国福建,寓意“大厦之门”。凭借着深水良港的优势,厦门自古就是贸易通商的重要口岸。鸦片战争之后,厦门成了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商贾船舶往来频繁。
明代文士池显方在《大同赋》里描绘了一幅1624年明朝厦门港的情景,“旁达西洋,商舶四穷”,足见厦门当时贸易的繁华。
厦门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厦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海防前线。连年的炮战拖慢了厦门发展的脚步,直到经济特区的建立,厦门开始站上时代的风口,经济实力位居中国城市前列。
一、小渔村的逆袭
1980年10月,厦门获批为四个经济特区之一。1984年2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临厦门视察,并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此后厦门特区范围从一开始划定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厦门全岛和鼓浪屿全岛,总计131平方公里。特区建设开始放开手脚,并逐步从封闭落后的海岛变为今天一座国际知名的城市。
40年来,厦门创造了许多的全国第一,且均带有浓厚的开放色彩:第一个利用外国贷款建成机场、港口、通讯等基础设施;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地方性航空公司——厦门航空;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卷烟企业——华美烟草公司;两岸首家合资证券公司——金圆统一证券;率先在自贸试验区推行“三证合一”改革,等等。
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增长,市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80年代大多数人的月平均收入仅30多元”,市民王先生回忆道,“我当学徒的时候月收入只有23元,转正后28元,第三年35元。90年代,收入涨到了100多元。2000年以后,升至一千多,如果在更好的单位,比如银行,月收入能有两三千。”
统计局的资料也显示,80年代末至2021年,厦门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00多元提升到67197元;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多元增加近3万元。
改革开放不仅让厦门人物质条件改善,更使其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外资进入,一些有识之士率先发现了贸易的发展机遇。一位陈先生告诉《读数一帜》,其最早在一家中外合资的营运公司开车,之后他索性下海经商,创办了贸易公司,“当时厦门特区的名气很大,成为了贸易枢纽和集散地。一般是从晋江、汕头、广州这些地方进货,再销往全国各地。”一批批类似陈先生这样的贸易“先知”逐渐在厦门富裕起来。
贸易,在厦门的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早在百余年前,厦门便是东南沿海人们“下南洋”谋生的重要起点,近代厦门也是华侨出入境的主要门户和侨汇的集散地。这些华人华侨为厦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殊的地理位置叠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港资、侨资、外资创办的“三资”企业纷至沓来。戴尔、通用、ABB等世界500强企业落地厦门。
统计局数据显示,厦门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1.41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8876.5亿元,占全省比重48%。港口是外向型经济的基础。如今厦门港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是世界第十四大集装箱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四年超过千万标箱。
改革开放,对中国所有城市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历经40余年发展,厦门GDP(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6.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7034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563倍,城市建成区扩大了18倍以上,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
改革开放的决策造就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廉价劳动力催生的低成本产品优势,加上国家对外贸的支持,中国商品吸引了全球的订单,产品一时供不应求,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在此背景下,南来北往的繁忙货轮连通着旺盛的海内外需求,做贸易、物流成为了彼时厦门乃至中国最为时兴的行业之一,利润可观。以厦门国贸为例,在贸易需求颇为旺盛的年份,其业务的毛利率高达10%,平均也在6%左右,在快速的商品周转驱动下,彼时以贸易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赚钱能力惊人。
客观经济环境催生建发股份(厦门)、厦门国贸(厦门)、物产中大(浙江)、泰达股份(天津)等这样的以贸易为核心产业的众多上市公司。一大批的港口城市,如天津、宁波、青岛、大连、上海、深圳,以及厦门等,也因此快速发展起来。
厦门,也是其中之一,属于较为典型的港口经济。这里有集装箱吞吐量超1200万吨的厦门港(排名全国第七),又由于临近台湾省,便利的地理条件成就了厦门的贸易。由此也形成了当地相对“重商”的商业氛围,制造业比重略显不足,至少从上市公司角度来看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