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从军12年,为何没有暴露女儿身?因为史上本无花木兰!花木兰替父从军12年,为何没有暴露女儿身?专家的解释太毒舌!
说到巾帼英雄,人们会想到杨门女将中百岁挂帅的佘太君、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比如,豫剧《穆桂英挂帅》中,女一号穆桂英有段唱大家都耳熟能详: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帅字旗,飘入云,斗大的“穆”字震乾坤。上啊上写着,浑啊浑天侯,穆氏桂英,谁料想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
一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就路然而出。正是因为了有了戏剧、传奇的助推,杨门女将的故事才广为人知。其实,杨门女将的故事只是文人与艺术家们的虚构,真正上过战场的杨门女将,只有杨业的妻子佘太君一人,并且,佘太君的姓氏还被后人给故意弄错了(佘太君本姓折,是宋将另一个著名的将门世家——府州折家)。
在古代,最早率部出征的女性,有史可查的,那就只有妇好了。妇好是商王武丁之妻,姓好,妇为亲属称谓,她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在安阳出土的甲骨卜辞中,记载了她曾在商之西境大败羌人,还打败过前来侵略的鬼方的事迹,并多次受命代商王征兵,屡任军将征战沙场,前后击败了北土方、南夷国、南巴方等二十多个小国,功勋卓著。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殷墟的甲骨文记录了她攻克了周边诸多方国。正是因为她立有如此奇功,所以,妇好才在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三个法定配偶之一,并且还被委以主持武丁朝各种祭祀活动的重任。
1976年,妇好墓于河南安阳殷墟被发现、发掘,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其中就有可以表白她“军事首领”身份的“大铜钺”。大铜钺是中国古代用于劈砍的格斗冷兵器。由斧身和斧柄组成。斧身为石质、铜质或铁质,斧柄为木质。钺与斧形制相近,区别是钺形体薄、刃部宽且成圆弧形。钺主要是作为军权的象征,所以钺大多铸造精良,钺身上刻有人面或兽面纹饰,形象狰狞而华美,给人一种威慑力。
除了前文所述的杨门女将外,如果要说经历最传奇的女英雄,那就非女扮男装替父从军12年的花木兰莫属。花木兰的故事之所以能家喻户晓,是得益于《木兰诗》。据《木兰诗》的介绍,花木兰是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然而,令读者疑惑的是,作为一个女子,能隐身军旅12年,而不被人识破身份,确实是太过传奇,甚至荒诞。
只是,已经是个成熟女性的花木兰,在军营的男人堆里摸爬滚打了12年,那些血气方刚的战友们竟然没发现身边潜伏着一位大姑娘(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她的那些战友在男女之事上也太迟钝了吧?难道她碰到的是一帮傻爷们?对此,网友们也是调侃不断,其中有两句追问最精彩:
甲:“花木兰隐身军营12年,不被发现肯定是假的。天天吃喝拉撒在一起,怎么能不发现?!”乙:“要是你发现了她的秘密,你会说出去吗?”
网友乙的追问真是让人生脑洞大开,仔细想想,乙的话确实也有道理,要是搁你碰到这样的好事,你能到处张扬?
对于网友们的调侃,大家可以一笑置之。但是,专家们对于花木兰的身份隐藏如此之深之久不被发现,也站出来发表意见了。历史学家认为,花木兰属少数民族女子,长得虎背熊腰,健壮的体型不输给成熟的男子,所以没被别人看出女扮男装的形象。
另外,花木兰是骑兵,骑兵不用和步兵一样挤在一个营帐里,他们骑马杀敌、靠马入睡,减少了和战友接触的时间。靠,让专家这一说,花木兰的人设顿时塌方,本来是“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娇艳女子,让专家一杆子就敲成碎冰。
专家们的话也不无道理,参照花木半所处的时代,这一点还真有可能。《木兰诗》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外蒙杭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