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年~552年)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部落首领拓跋诘汾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
公元315年,拓跋力微之孙拓跋猗卢因帮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与匈奴族刘聪、羯族石勒相对抗有功,被西晋封为代公,进而封为代王。338年,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都于盛乐,迈入奴隶主占有制的阶级社会,逐渐强大起来。
376年,前秦天王苻坚攻代,拓跋什翼犍战败,不久被其子拓跋寔君所杀,前秦又来攻代,代国灭亡。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以前为苻坚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386年,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纠合旧部,在牛川(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东洋河南)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正式恢复了代国。 即位不久,因牛川偏远,便迁都盛乐。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正式称帝,是为魏道武帝。
北魏初建时,也是强敌环伺,北有高车与柔然,南面是鲜卑慕容垂所建立的后燕,可以说是夹缝中求生。为了壮大图强,北魏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后,柔然可汗大檀(即牟汗纥升盖可汗)亲率6万骑攻入北魏云中(今和林格尔西北),杀掠吏民,攻陷北魏故都盛乐,包围了云中城。刚刚继位的魏太武帝拓跋焘,虽然只有16岁,却是个胆略过人之辈。拓跋焘为太子时,12岁就曾远赴河套保卫长城抗击柔然的入侵,把边塞军务整顿的有声有色。拓跋焘对柔然的战术也颇为熟悉,于是他力排众议,亲自率2万骑兵急赴云中救援,林而拉开发北魏对柔然长达5年之久的征服之战。
花木兰替父从军之际,当为北魏太武帝北征柔然之时。按照专家的分析,作为鲜卑女子的花木兰,其长相特征应当是偏中性,甚至是有男性化倾向的,加之她武不弱,说明在家时,就是个野小子,所以养成一身男子气,混迹军营中,只要时时小心,就不会露馅的。如果她真是如花似玉的妙龄美女,眼再瞎的男人,闻也能闻出身边是个女人的。
“女扮男妆”并且成功的事例,在今天也不算稀奇事,这么,就短短几天时间,就有两个“女扮男妆”的骗子在成功“隐身”行骗多年后,才被偶然揭穿。一个是发生在郑州街头,女子“女扮男妆”当父亲,用女儿抵押成功骗取五箱名酒。在警察与媒体介入后,骗子的真面目才被揭穿,只是,她“女扮男装”许多年,却一直没能引起受骗者的怀疑,除了演技外,也与她的中性长相有关。
无独有偶,一名胡姓女通缉犯“女扮男装”潜逃成都做厨师,后来傍上女老板,两人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后,在女老板的资助下,开办了一家传媒公司,并任老总。“胡总”被抓后,公司的员工都非常惊讶,更让他们惊讶的是警方告诉他们,他们的“男老总”居然是“女儿身”,是浙江义乌人,曾在南昌、青岛、义乌等地涉嫌诈骗超百万被警方网上通缉,是一名诈骗网逃犯。据该公司员工描述:“胡总”看上去就像男的,声音是那种烟嗓,平常也是上的男厕所,全公司上上下下那么多人和“他”朝夕相处那么长时间,都没怀疑过她的性别。
两个案子的侦破,隔得如此之近,说明,骗子装得再像,也有露馅的一天,所以,“女扮男妆”不仅仅只是一件技术活,还是只一戳就破的“纸老虎”。
看看,现实生活有时比戏剧更传奇。放过骗子不说,回头再说说花木兰。花木兰的事迹,最早只是见诸《木兰诗》,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切记载。《木兰诗》和同时代的《敕勒歌》一样,最初都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开的,均没有文字记述。在传唱二百多年后,直到北宋朝才被郭茂倩收录至《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了解花木兰的全部“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