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从传统官场角度进行了解析,这次用佛学角度试着解读一下。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如果怀着一颗慈悲心来看,剧中人虽然没有无辜的人,但谁又不是可悲之人呢?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金刚经》最后的四句偈。
佛曰:“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经过打拼,开始走上进阶之路,这个阶段的人开始熟悉上层的办事方式,同时由于成长背景的原因,会和自身原始的价值观产生激烈的冲突。
这个阶段的人对森林法则越来越熟练,逢场作戏顺手拈来,但开始对上层社会的生存方式和法则产生抵触情绪,对到处充斥的虚伪和贪婪越来越厌恶,慧根还未彻底迷失,多数人经过层层选拔,多会止步在这个阶段。再往上将是涅槃般的痛苦,进阶的少之又少。
这个阶段的人已经将世俗的善、情修去了大部分。离顶峰就差了一个阶梯,那也是最后的一次回头是岸的机缘。
小女儿基本认同姥姥堂夫人的行事风格,虽然很多不理解,但依然去做了。直到小麦扣彻底将仅存的美好打破,断了腿的小女儿最终迈进了最后的一个层级。
谁也不知道堂家夫人曾经经历过什么。百炼成钢,不经过刻骨的背叛、失望,一个人是做不到那般的决绝的。
堂家小女儿最后放不开的,是自己的爱情,一个不舍的梦,就像至尊宝没有带上的紧箍咒。最后,自己的依恋,反把腿给断了。自此,少了一位痴人,多了一位堂家小姐。
其实对于堂家夫人,无间已经开始,至亲被害,岂是诵经可以推卸的罪责,能做滔天之恶,逃不开的是心神不宁,挥之不去。
小女儿也一样,无爱的何止是堂夫人,还有小女儿,放不下的恨,折磨着堂夫人,也折磨着小女儿。
堂家夫人不死,就意味着堂家小女儿的放不开。金山银山又有何用,无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