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首歌,便让观众梦回1988年。很多网友感慨:“苏有朋往那一站,我的青春仿佛就回来了。”但随着节目热度持续走高,也有网友反问:“苏有朋是谁?很红吗?”“苏有朋不是过气了?”令人震惊!从“小虎队”出道至今,34年过去,大家从没忘记过他。
而当年的三个男孩,都已长大。吴奇隆结婚生子,陈志朋饱受争议。而49岁的苏有朋,沉沦过,翻红过,历经沉浮,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稚气未退的“乖乖虎”。
年少受困“乖巧”,不敢“叛逆”1973年,苏有朋在台北出生。为了照顾他,本是中学教师的苏妈妈辞去工作,全职在家。得益于妈妈的培养,苏有朋从小成绩优异,擅长学习。15岁那年,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台湾省最好的高中。同年暑假,苏有朋在《青春大对抗》节目中,被主持人张小燕一眼相中,跟吴奇隆、陈志朋组成“小虎队”正式出道。
因为年龄小,成绩好,公司顺势为他打造学霸人设,取名“乖乖虎”。“乖巧”人设,既成就了苏有朋,又成为他身上沉重的枷锁。苏有朋成绩虽好,性格却不乖,反而有点叛逆。他从初中开始,就经常离家出走,喜欢跟父亲对着干。成为“乖乖虎”后,他只能把自己的叛逆藏起来。
在大众心中,“乖乖虎”必须能歌善舞,还要保持成绩优异。可要苏有朋一直压抑性格,维持乖巧形象讨好众人,谈何容易。尤其“小虎队”爆火,导致工作量剧增。他因为无法协调好学习跟工作,成绩一落千丈。随之而来的,是路人的质疑。有人半夜遇见刚训练完的苏有朋,不满地质问他:“你不是乖乖虎吗?也玩到这么晚不回家?”面对质疑,他没有解释,而是跟公司请了一年假,专心复习。高三联考,在全程被摄像机对着的情况下,他顶住压力,以全省第五的好成绩,考入台湾大学的机械工程系。
苏有朋用成绩证明了自己,“乖乖虎”因此声名大噪,可他并不开心。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上了大学,苏有朋逐渐发现,自己正活在别人的人生中。他在选择学校跟专业时,完全没有顾虑到自己的喜好跟未来,只是为了不辜负别人的期待,才选择所谓的“王牌专业”。“乖乖虎”让苏有朋大受欢迎,同样,也让他背负了太多期待。面对镜头,他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让别人失望。午夜梦回时,他总是被惊出一身汗。在梦里,他常常看见有家长指着他对孩子说:“那就是只会玩不会念书的乖乖虎。”“乖乖虎”的面具,逐渐让苏有朋透不过气来。为了找回自己的人生,苏有朋决心叛逆一次。
从歌手到演员,突破乖巧枷锁1994年10月17日,苏有朋在记者会上,宣布休学。他面对镜头,诚恳道歉,并解释休学原因:“不想在没兴趣的专业上,浪费时间。”话毕,谩骂声便扑面而来。20岁的苏有朋,第一次尝到墙倒众人推的滋味。当时的报纸头条,全在谴责他的“不负责任”。就连主持人张菲,都在节目中直言,苏有朋的决定伤了他们的心。
曾经,因为乖巧得到的喜欢。如今,因为他的叛逆变成乱石,朝他袭来。第一次选择叛逆的结果,苏有朋用四个字形容:“彻底失败。”他本想放下一切,逃到国外留学。偏偏家里出了状况,迫于生活的压力,他只能回来承担起养家重担。他尝试发唱片,跨界当主持、演戏,却处处碰壁。那段时间,他彻底失去“乖乖虎”的光环。时隔多年接受采访,回忆起这段经历,苏有朋依旧忍不住落泪。这种窘境,一直到1998年,《还珠格格》开播才有好转。《还珠格格》播出后,便红遍大江南北。苏有朋,更是凭借“五阿哥”,一跃成为最当红的男演员。
之后,他又接连主演了多部电视剧,热度不断。《倚天屠龙记》、《杨门虎将》、《刁蛮公主》,均是收视冠军。从歌手到演员,苏有朋终于重回巅峰。可是,他也再一次陷入重复的“人设”中。在拍完《刁蛮公主》后,苏有朋意识到,自己只是从“乖乖虎”变成“偶像演员”。自己扮演的角色,都是雷同的。这一次,要乖乖听话,还是再次反抗?苏有朋思虑再三,心中有了答案。他向经纪人放下狠话,坚决拒演同类角色。他明白,想要脱掉“偶像演员”的帽子,自己必须积攒足够的能量。否则,只会再失败一次。
他舍弃了流量,一头扎进舞台剧里磨炼演技。他不再昭告天下,而是沉默着打磨自己,往“实力演员”悄悄完成转型。就像他在《改变的起点》中所说:“想要掌握人生,需要挖掘黑暗面,正视内心,培养内在的力量。”沉寂的那几年,外界以为苏有朋早已过气。而他,只是在以新人的姿态,低调地磨砺自己,等待一个突破的机会。终于,苏有朋在2010年,等到了“白小年”。这个角色戏份不多,但难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