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1亿美元一枚的价格,卖给沙特35枚东风导弹。
尤其是美国方面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消息,直呼:“千万不要让中国太穷了,不然他们什么都敢卖!”
有很多国家认为,沙特这笔交易买亏了,但是沙特方面却觉得自己赚到了。
1987年的一天,一支车队悄悄驶入了中国某东风导弹秘密试验基地,在战士们惊讶的目光中,车上下来了一群戴着头巾、蓄着大胡子的外国人!
当时沙特与中国关系并不好,两国甚至没有建交,他们为什么不去找美国,反而要跑来中国购买导弹呢?这就要从沙特的处境说起了。
中东地区蕴藏石油,宛如聚宝盆,这里的国家个个富得流油。尤其是沙特,国土面积大,石油格外多,也经常遭受其他国家的入侵。
以色列正常派出战机进入沙特领空,伊朗的海军经常袭击沙特的油轮,伊拉克也时不时“勒索”沙特国王法赫德。
时间久了,法赫德深受其扰,心中全是无力感。他意识到沙特想要摆脱这样的困境,就必须将国家的军事力量发展起来。
当时沙特与美国关系很好,但是在美国心中,以色列的地位更加重要。每次沙特想要寻找西方世界的帮助,以色列就会跳出来阻拦。
沙特为了发展军事,投入了大把大把的资金,从法国等国家采购了很多像幻影战机一类的先进武器,但是国王法赫德很清楚,想要真正将沙特武装起来,还得靠导弹这种硬实力才行。
法赫德便想从其他国家购买一些中程导弹武器,武装自己。而当时拥有这种武器的国家,一共有3个——美国,苏联,中国。
于是沙特首先求助的就是美国。1985年,沙特试着将想要购买射程200公里导弹的打算,透露给了美国,并表示只要美国肯卖,哪怕是多几倍的价钱,沙特也愿意尝试。
而美国给出的答复是“考虑一下”。结果沙特焦虑地等了很久,最终美国还是以签订了《中导条约》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法赫德坚信这一定是以色列在从中作梗,但他生气归生气,却也没什么办法。美苏两个国家都走不通了,法赫德有些绝望时,有人向他推荐了中国。
但这个建议在法赫德看来十分不靠谱,因为沙特当年在中国进入联合国时投了反对票,如今也没跟中国建交,两国关系不冷不热,他们现在跑去求买导弹,中国能答应吗?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法赫德安排人悄悄询问了中国方面的意向。为了保密,他们没有直接派人去中国,而是在第三国家中转了一下。
没想到中方给出的回应非常爽快,立刻就邀请沙特派人来北京详谈。
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法德赫就将亲王苏尔坦派去了中国。
而对于沙特来说,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国王法赫德在亲王苏尔坦出发前,曾同他展开讨论,两人都有些担心沙特跟在美国后面太久,中国对他们没什么好感,准备借此机会抬高价格,狠宰一顿。
沙特倒是做好了当“冤大头”的准备,只要中国愿意卖导弹,价格又不是高得太离谱,他们就会答应下来。法赫德给出的一个预估价是80亿美元,如果中方要价超过这个价格,他们也只能选择放弃了。
苏尔坦从国王那里得知,他看好的导弹是中国的东风-3导弹。
该导弹的射程超过了2500公里,几乎是将整个中东地区都覆盖在内,其威力和震慑力都远远超出射程只有200公里的导弹。
1987年,亲王苏尔坦带着国王法德赫的热切期望出发了。为了保密,他没有大张旗鼓地对外公布消息,而是悄悄取道马来西亚,来到中国香港,进而到达中国北京。
据说途中苏尔坦曾偶遇熟人巴林国王,对方好奇地问苏尔坦要去哪里。苏尔坦只能回答说:“去中国度假。”
巴林国王又不是傻子,但他理智地保持沉默,没有继续追问。
但是苏尔坦并不放心,为了防止被监听,泄露国家机密,他每次都是先到酒店租下一个套房,然后再随意走进另一个酒店,开好房后就通过公开线路,使用密语向国王法赫德汇报。挂断电话后,他再立刻退房返回。
同样的,中国也非常重视保密工作,并不允许苏尔坦等人随便走动,不过给他们的招待却没有因此而降低规格。
在美国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苏尔坦的飞机悄悄降落在北京,很快就在中方的带领下,来到了某秘密东风导弹基地内参观。
中方为了表示诚意,还从导弹如何推出洞库到进入发射井,将整个过程向沙特来人展示了一遍,足可见中国对这次交易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