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戴律师催讨剩余费用的行为反映了他以钱为大的价值观,也反映了刻板教条的争议解决思路。
在信的末尾,苏律师希望某合律所能提醒戴律师学好企业文化,不要再犯这样的低级失误。
很快,这封公开信就流传到了网上,大家也吃到了这块来自两大律所律师的瓜。
有些网友认为苏律师做得有理,并且被苏律师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专业素养所折服——
一件小事仅也能讲述的如此清晰有条理,并且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属实是一个可以让客户信赖的律师。
但也有些网友表示,就这样一件小事却这般斤斤计较,是苏律师太小肚鸡肠了。
在这些网友看来,明明只是两个人之间得小事,苏律师却将其上升到两个律所之间,显得自己没有气度不说,还有损律所的形象;
而且戴律师明明有积极在微信上和苏律师沟通,反倒是苏律师自己没有礼貌不回复他。
的确,苏律师直接写信给戴律师所在的律所确实有将小事化大的“嫌疑”,
但如若戴律师从一开始就没有逃避自己犯下的失误,而是主动承担责任,苏律师又怎会揪着这个小错误不依不饶?
再说“以小见大”,戴律师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却连基本的素养都有所缺乏,如何让人相信他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帮助他人,
又或者是否会给律所带去不必要的麻烦?
就在网友就此事争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一位认识戴律师的网友爆出了他与戴律师之间发生的类似的事。
大概就是在国外留学期间,戴律师租了这位网友转租的房子, 付一半的租金租着一整套房子不说,后期却不打招呼就搬走,
还搬走了属于网友和他朋友的家具。
不仅如此,戴律师还一直以疫情家里收入减少为由拖着不付房租,还让网友理解帮助他一下。
网友和朋友本来就因为戴律师是自己的同学而做出了极大的让步,额外支付着一半的租金也没有着急找另一个租客,
可谁能想到戴律师占着便宜不说还企图“白嫖”,全然不顾别人遭受的麻烦和损失。
他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与集体的利益;
他们将“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在实行这一准则时极力伪装自己,
目的便是让利益受损的那一方对他无计可施。
反之,像苏律师那样通过合理的手段将他真实的嘴脸曝光在阳光之下让他人能有所防范, 想来也不乏是做了件好事。
你是君子,我自宽容自待。
你是小人,我又何必君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