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基本法》播出之后,网上流传着各种关于雷佳音的段子,主旨往往是——
不到40岁的雷佳音,似乎总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老成”气质。
呆萌喜感,正派沧桑,看似截然不同的形容词可以同时用在雷佳音身上,且不违和。
跌宕起伏的经历,锻造了如今极具可塑性的演员雷佳音。
演员身份外,行将不惑的雷佳音,未来仍有太多可能性。
“我以为我得熬到40岁”
《天才基本法》里,雷佳音饰演的数学天才,脚踩摩托车,飘扬着披肩长发,狂放、骄傲又夺目。
和剧中角色有些相似,少年时期的雷佳音,也有着不羁的灵魂。
一次,沈阳一所艺校来鞍山招生模特,抱着试试看心态的雷佳音,意外被金鸡奖获奖演员吕晓禾看中,走进了表演的大门。
他的演艺生涯,就这么开启了。
进入艺校的雷佳音变得正经起来,他开始专心看书、看剧本、排话剧小品。考上上海戏剧学院之后,又一路精益求精,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上海话剧中心。
自2004年参演第一部戏后,雷佳音便开始了长居剧组的生活。无论角色大小、戏份轻重,他都细心钻研,尽全力打磨演技,将人物演绎到位。
7年后,他的演员事业终于迎来了转机。2011年,雷佳音凭借电影《黄金大劫案》获得了第11届长春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这是雷佳音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男主角,他“用了半条命”去塑造自己的角色。
但叫好不叫座的《黄金大劫案》,没有让雷佳音成为家喻户晓的演员。
直到2015年,《我的前半生》的热播,终于让雷佳音拥有了自己的名号——
那年,他32岁。属于雷佳音的名角色,开始多了起来。
《白鹿原》中的鹿兆鹏,《绣春刀2》中的锦衣卫裴纶,《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统领张小敬,《人世间》中的周秉昆……
“我原以为我得熬到40岁。”当年看着自己的师兄在大学期间便大红大紫,雷佳音曾这样感慨。
起伏的经历,让他的性格里多了几分沉潜的平和心。
他在采访中总提到一句话,是莫泊桑的名句:“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
当千帆阅尽,不麻木、不悲观。平和,方能在浮浮沉沉的人世间找寻一叶独属自己的扁舟;和顺,得以在低谷时仍积蓄能量,厚积薄发。
演员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别样的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七情六欲,我们没有办法找到完全一样的人生。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与他人命运共情。
采访中,雷佳音直言:演员应该真正去体察角色的情感,不刻意放大、缩小,不做作地呈现,尽可能真实,让事物变成原有的样子。
拍摄《白鹿原》时,他在西北乡下待了8个月,花大量时间体验生活。
没事儿的时候,雷佳音就去山上转悠,顺带着一本梵高给弟弟的信件集子《亲爱的提奥》,一封封去读。和雷佳音所饰演的角色内心一样,这本书又苦,又厚重。
其实,他饰演的鹿兆鹏并不算主要角色,但演好他,对雷佳音来说是天大的事。
拍摄《刺杀小说家》时,他半夜不睡觉,回看上世纪末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似乎是找到了参照,他激动地给别人发消息:这才是表演!
如今雷佳音所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有他背后的思考。
《天才基本法》里的数学天才林兆生,是玩世不恭的“摇滚青年”,也是憋着一股劲儿要做出研究,成功证明自己的追梦人;
《人世间》里东北土著“老疙瘩”周秉昆,就像我们身边最普通的孩子,陪伴在父母身边,照顾身边人,即使苦难是他的人生底色,他也从没被打倒。
与每一个角色深深共情,是雷佳音驾驭人物的法宝。
角色本身的戏剧性加以演员独特的理解与诠释,二者恰到好处的融合,才可能诞生出一个个经典角色。
“我选择了画家,于是我成为了毕加索”
作为东北人,他似乎天生自带那种滑稽的喜感。与此同时,他又有几分质朴,几分倔强,几分逗趣,几分肃穆。
但雷佳音从不给自己下定义。有时候他是野性与忠诚并存的张小敬,有时候是游戏人间的林兆生,有时候他又是温吞的“前夫哥”。
雷佳音说人生中有两部戏,他曾豁出命去演,一部是《黄金大劫案》,另一部就是《长安十二时辰》。
后者是按照电影剧本模式拍摄,一天十几小时连轴转,动作戏尤其多。一天下来,雷佳音饿得躲在角落啃烧鸡。那段时间他胖了许多,过劳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