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教育?抵不过一个有智慧的爸爸妈妈?再好的教育?抵不过一个有智慧的爸爸是什么歌?一个优秀的爸爸教育出来一个成功的女儿?老爸的智慧
“爸爸知道,将来你会有自己的小家庭,但是爸爸一定要让你有底气,只要你想回头,这个家这盏灯就会为你亮着。”
《少年派2》大结局中,林大为的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在林妙妙的内心,林大为一直是个靠谱的爸爸。
自己遇到事情时,爸爸总是站在她的角度平等对话,尊重她的选择,还用自己的方式开解她。
面对原则性问题时又能晓之以理,做她的后盾,给足了她安全感。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林妙妙不仅是非分明、仗义执言、对感情看得也很通透。
对于孩子来说,爸爸是不可或缺的,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
爸爸的存在是“魂”,是“魄”,为教育注入魂魄,孩子才会真正被唤醒。
陈铭说:“父母是孩子永恒的生命范本,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先做一个那样的人给他看。”
尤其是爸爸用言行影响孩子,教孩子走上正路。至于用什么样的言行,则是一种智慧。
爸爸的智慧,不仅影响孩子的品行,还有孩子掌控未来的能力,更决定家庭的福气指数。
懂尊重的爸爸,给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毕淑敏说: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该有完整的体验。
蔡笑晚的四儿子看武侠片着了迷,天天缠着爸爸要去练武功。
虽然仅仅过了2个月,儿子就后悔了,但还是学习了一个学期。
给予孩子尊重,让他们在接受现实的毒打后,逐渐有了自己的底线和处理方式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知乎上,一个网友坦言她的爸爸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干涉她的选择。
但是爸爸经常用女孩未婚先孕被男孩抛弃的故事引导她:“谈恋爱没问题,但不要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在爸爸的教育下,她不会因为好奇做出一些自己难以把握,甚至伤害自己的事。
最后,她也遇到一段让她真正喜欢的感情。
可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
爸爸尊重孩子的意愿,也尽自己的能力护孩子周全,让他们不受伤害。
同时,还会给孩子一些忠告,让他们明白不能感情用事。
最重要的,是在孩子思想还未成熟时,用智慧启迪孩子,给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些父母总是嫌孩子不听话,但他们说话的态度和方式决定了孩子的认知。
女儿西西有点挑食,不爱吃蛋黄,吃完蛋清还把蛋黄捏碎。
然后想办法把蛋黄和蛋清融在一起,让女儿吃下了完整的鸡蛋。
当张效诚发现女儿西西有时难以控制情绪,因为女儿喜欢看动画片《汪汪队》,于是他便跟女儿约定把“汪汪队出发”作为生气时的暗号。
爸爸的耐心带来好的情绪价值,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亲子关系也因此变得融洽。
跟孩子好好沟通,既包容孩子的小脾气和不良习惯,又有自己的原则,比发脾气有用得多,也让孩子容易接受。
儿子的数学经常考0分,他虽然着急但是没有跟儿子发脾气,而是接受了儿子的现状。
但是有一次儿子数学竟然考了7分,他为了鼓励儿子,买了烟花庆祝。
在外人眼里,儿子是愚笨的,但在他心中,这个孩子只是还没开窍。
一个小小的举动,改变的不只是别人的看法,而是孩子的不自信。
爸爸的情绪表达,孩子都看在眼里,刻在脑子里,即使还不够完美,也会认可自己。
家有这样的爸爸,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敢于“认怂”的爸爸,给孩子自控的能力
而爸爸的“怂”,不仅让一个家庭和谐,而且让孩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作为书画家,陈叔亮是被学生推崇的好老师。但他还有一个教育家的头衔,是被孩子喜欢的“怂”爸爸。
两个孩子小时候不让人省心,儿子陈其钢小时候很好斗,与人打闹时头被人用铁块打破,爸爸没有责备他,只是带儿子去医院包扎。
虽然爸爸不知糖果限量供应,要凭糖票,但还是给儿子买了哈密瓜干。
从那时起陈其钢不但记住了哈密瓜干的香甜,还记住了爸爸内心深处的温暖。
爸爸很少对他唠叨和说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爸爸会多提醒一两句,但永远不会说第二次。
他说:这对他影响挺大,每当他做一件事情上瘾时,马上就想到爸爸的话。
在儿子心里,爸爸不说教、不命令,而是用自己的“怂”教会自己很多道理。
在女儿陈滨滨眼里,爸爸是爱而不“溺”,教而不“训”。
她犯错了,爸爸从不怒言怒语,而是用幽默的方式点拨她,耐心等她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