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不能以“静默”代替管控!何时能回归正常生活?梁万年回应!吴尊友:中国人受新冠影响全球最小 | 每经网
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表示,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以快制快,阻断疫情传播,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米锋表示,要坚决整治“层层加码”,关心关爱受到疫情影响的群众,切实保障他们的生活和就医需求。
有记者提问,近期新疆、内蒙古等地报告的新增阳性感染者比较多,同时四川、甘肃也呈现高位发展态势,请问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的疫情发展趋势如何?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雷正龙介绍,近期,我国持续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局部地区疫情出现反弹。新疆疫情出现反复,但总体可控,内蒙古疫情形势明显好转、病例数显著下降,四川、甘肃、山西等地疫情逐步控制,宁夏、西藏疫情稳定向好,其他部分省份疫情多点散发。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但总体可控。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加强统筹调度,指导各地落实国庆节前后疫情防控措施,派出工作组强化新疆、内蒙古、宁夏、云南、山西、西藏等地疫情防控力量。各地要压实“四方责任”,实事求是,及时客观报告、公布疫情数据,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和应对处置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
要求各地加快精准流调,疫情防控不能简单化,不能过大范围划定风险区域,不能以“静默”代替管控。要及时精准划定中高风险区,及时采取坚决果断的管控措施,并根据疫情形势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符合解封条件的要及时解封,方便群众生活及出行。对风险区域外的学校、餐饮等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坚决避免“一关了之”,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同时,要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的影响。开展疫情处置时,强调科学精准管控的同时,还要讲究温度,全力保障疫情期间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和就医需求,全面统筹社区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志愿服务人员等多方力量,确保保障到位、服务到位、温暖到位。同时,呼吁群众要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雷正龙表示,还应加强对各地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指导各地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对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培训指导,推动各地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特别是交通运输业客车、货车司乘人员疫情防控,既要做到疫情防得住,又要保证行业运转正常发展。
会上,有记者提问,据了解,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了低风险地区往返疫情防控加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集中隔离、劝返等,请问“九不准”公众留言板是否有群众反映这些问题?问题解决情况如何?怎样更好敦促地方杜绝层层加码、一刀切等行为?谢谢。
雷正龙表示,你刚才提到的部分地区“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公众留言板”也收到了群众反映的类似情况。
据统计,10月1日-12日,“九不准”公众留言板群众反映的情况,占比较高的3项依次是:(第2项)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占比36.36%。(第1项)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占比26.61%。(第4项)不准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占比17.39%。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群众反映问题,对发现地方违反“九不准”等疫情防控要求的,坚决督促整改到位,既要抓好疫情防控,更要服务好群众,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积极充分发挥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作用,快速转办,核实群众举办投诉,强化跟踪督办,加强典型问题通报曝光,确保“层层加码”问题及时得到妥善解决。
发布会上,记者提问,此前的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一系列关于中秋和国庆前后的防控政策措施,也明确了时间是从2022年9月10日到10月31止,这个时间马上到了,接下来是否会延续这些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