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国家疾控局:不能以“静默”代替管控!何时能回归正常生活?梁万年回应!吴尊友:中国人受新冠影响全球最小 | 每经网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10-14

雷正龙介绍,中秋、国庆人员流动性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部署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强化了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如倡导广大群众安全有序出行、推广落地检、重点场所和机构查验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减少不必要的聚集等措施。

国家卫健委将组织评估这些措施对尽早发现、控制疫情、防止疫情规模性反弹的作用,下一步,将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前提下,在评估措施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和病毒变异等因素,持续完善优化疫情防控政策,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实践证明我国的防控是科学有效的,从全球比较来看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无论在防控效果还是经济发展上所取得的成效在全球是领先的,同时有效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应该用动态的视角来看效益,应该算整体的效益账,总体的成本账。我们考虑效益,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得与失,还要算健康账,特别是民生账、社会账,要用动态眼光来算账,简单的说算大的成本效益账,因为这是人类面临的大流行疾病,必须是这种视角。”

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在大流行的疫情面前,保障更大范围、更长远、更大人群的利益,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各国都在努力平衡这种成本和效益。在这种情况下,权衡是要基于各国的文化、防控的理念和条件来做出。

有记者提问,大家都期待疫情早日结束,尽快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我们还需要多久,还需要做哪些充分的准备工作?

“我们都期盼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能回归到像2019年以前那样正常的生活。”梁万年说,现在总体来看,我们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是还没有达到胜利的彼岸。“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来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最终疫情彻底结束或者我们彻底战胜疫情,需要综合考虑病毒的变异,疾病的感染谱、严重度的变化,以及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能力,我们的防控能力、救治能力,以及社会公共卫生的干预措施这几个方面要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他表示,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个窗口期,有几项工作是需要进一步做的。

一是当前要坚定信心、统一思想。他表示,坚持我们的总策略、总方针是非常重要的,抓住这个“窗口期”。“我们再坚持,坚持才会胜利,坚持定能胜利,信心可能比黄金更为重要。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是要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对老年人的疫苗接种,防止重症、防止死亡。

三是加强防控、救治能力的建设和相应准备。“比如防止医疗资源被挤兑,怎么在规模性疫情下能够快速进行管控和满足一些防护用具的供给。”

四是发挥科技作用,在更有效的疫苗,在更有效、更可及、更简便使用的药物研发、生产、供应方面还要加大力度,现在在药物研发方面已经看到了一些曙光。

五是做好相应物资储备和保障,包括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也包括保证正常生产生活的物资储备。

发布会上,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国外有的国家虽然每天新增病例很多,但是仍然取消了相关的防疫政策,民众的生活似乎也没有怎么受影响,甚至有的宣布新冠疫情已经结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国外那样“躺平”?

梁万年介绍从全球视角来看,我们分析了一下,当前绝大多数国家的防控策略确实已经由以往的防感染,转向重点防重症、防死亡和防止医疗资源的挤兑方面来。大概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个国家普遍放松或者取消了入境限制;

二是部分国家在国内的社交上的限制进行了放松甚至取消;

三是一些国家不再实施强制性的集中隔离措施,也有一些国家不主动的通过核酸检测来发现感染者,相关密切接触者。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全球绝大部分国家仍然是强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同时加强疫苗接种。

这些选择是有多种原因,一些策略的调整,措施的优化和调整,一个方面是基于各个国家的防控理念,一个方面是基于防控的能力和条件,一个方面是基于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快速传播有没有相关的机制、组织的保障和动员能力的保障等。所以我个人感觉,有些可能是被动地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说从美国、日本的一些国家进行放松和调整的情况来看,带来的可能是疫情的几波冲击,甚至会出现超额死亡。我们国家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还是要强调是由我们的防控理念“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所决定的,也是秉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国家现在具备“动态清零”的条件和“动态清零”的能力。总体上看,我们国家本土是“干净”的,我们的疫情主要还和输入有关系,我们外防输入把住,即使有输入,只要快速发现,我们还是能够做到的。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