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初二的时候,我在电视上第一次接触到了黄日华翁美玲版83版《射雕英雄传》,不过因为当时没看过原著,加上83版的布景和道具以现今眼光看有些简陋,所以并没有觉得多好看。说来也巧,几天后我在图书馆看到了三联旧版《神雕侠侣》,寻思着这不也是金庸小说吗,看看原著是怎么写的吧。那时的我并不知道几部作品的承接关系,看到《神雕》里也有郭靖黄蓉,还觉得好奇。断断续续看到洪七公与欧阳锋在华山之巅比拼内力相拥而逝,情节精彩,勾起了我的阅读兴趣,很想知道他们之前的故事;当下拿着一百压岁钱偷偷去书店买了新修版《射雕英雄传》抱着读起来,《射雕英雄传》也成了我读的第一部大部头小说了。回过头来看电视剧、港版漫画,郭靖黄蓉等人的形象愈发立体了,甚至经常将自己代入到情节中去,我与金庸的“缘分”也就由此开始。
一直到大二,相继买完了全套金庸小说,一部一部的读,结合电视剧和漫画,在脑海中勾勒出金庸笔下的人物形象。2018年金庸先生逝世,我还写过一篇文章来诉说自己的“武侠情节”。可以说金庸先生的小说,是我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启蒙。加上自己兴趣爱好在历史这一块,了解金书中的历史背景成了我学习严肃历史的切入点;书中被汉人养大的契丹人萧峰,有情有义,被蒙古人养大的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冲破礼教大防狂荡不羁的杨过,似水柔情淡泊名利的张无忌,这些文学形象甚至影响了我的价值观,尤其是萧峰郭靖,他们的故事读来慷慨悲壮,真恨不得与他们对饮三杯!
这八个字可谓是贯穿三部曲的最高价值准绳了。作者塑造了郭靖这一艺术形象来诠释它:从小被蒙古人养大的汉人“傻小子”,通过奇遇和个人努力成为一代武学大师,帮助蒙古征讨花刺子模,授为金刀驸马,为蒙古的霸业立下不世功勋;然而当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蒙古南下攻宋时,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父母之邦,选择了为南宋奉献自己的一切。义释师父哲别,面见成吉思汗,仁至义尽;身死襄阳,家国情怀,义不容辞。可以说,金庸将郭靖塑造成了正面价值观的典型,足见金庸对他的喜爱。笔者个人观点,郭靖的武功可能并不是三部曲最强,但郭靖的格局已不能用武功高低来衡量,他和萧峰并为金书两大悲情英雄。人们对悲情英雄总是慷慨的,他的出现,对当时正在上初中的我强烈的价值观冲击,爱国主义情怀、民族大义第一次有血有肉的呈现在我的眼前。
作为小说主角,杨过的开局并不好,他是在已经成名的郭靖、精神失常的欧阳锋、浪迹形骸的洪七公,以及成为终生伴侣的小龙女、因爱成恨的郭芙、痴情的郭襄等人的影响下终成一代“神雕大侠”。他的家国情怀是在半生飘零中一步步养成的,他的坚毅狂放是在大海怒涛中练就的,他的专情浪漫是在十六年的苦苦等待中打磨的。他的挚爱也是他的师父,他的爱情是冲破礼教大防的敢爱敢恨,他驳杂的武功是他一生坎坷的印记徽章。
他的爱人失身于名门正宗的弟子,他的右臂因情残缺,好像金庸在告诉读者:人生总没有十全十美。与小龙女二十多年的爱情长跑,十六年的绝望与希望,让杨过在黯然销魂中独创武功,襄阳城下飞石击毙蒙哥,留下的是武林传说;营救郭襄,给郭襄留下的是一辈子的情殇,也埋葬了张君宝的爱恋;峨眉祖师,武当祖师,两大武学高手因杨过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上主角的结局,告诉读者:个人武功高强,终究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改变历史进程,这些大侠高手,只能推动历史进程向前发展而不能改变它,他们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推动多少的问题。每个人都是被时代裹挟的一份子,都是历史的一部分,每个人(人民)又都在推动时代向前发展,在创造着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是那样的渺小,可是渺小的你我,合起来就是波澜壮阔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