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晚上我和老代有分工,我陪二姑娘睡觉,他陪大女儿写作业。大女儿数学不好,需要支持。
陪睡时我总能听到隔壁的嗓门儿越来越大,心疼我的大女儿。同时,我也意识到因为没有睡前的陪伴,我跟大女儿之间就不够亲近了,对她了解就不够多。
后来我就跟老代说,不用他陪写作业了,他去搞他的娱乐活动去,孩子我全负责——这么一搞,老代高兴了,晚上写字吹箫;大女儿高兴了,有妈妈陪;二姑娘没变啥,就是必须得7点半睡觉。我呢,又塌实又辛苦。但是,我愿意。
如果我不辛苦,如果我不亲自陪孩子,我就不知道孩子白天经历了啥。当然,我不是非要知道,我是愿意倾听,给离家在外一整天的孩子一个出口,我也借机与孩子连接更紧密。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一定是来自父母的亲自付出,没有其他捷径。
如今我的两个孩子大了,姐姐读高二,妹妹读五年级。虽然都不用陪睡觉了,也不用陪写作业弹琴,但是,我仍对他们亲密陪伴着。周末的两天,我都全然地与孩子们在一起,我们仨在同一个地方调理,为了不让孩子闲等我那么久,我都专门调到工作日去,周末更多地与孩子同在大自然中或家中。
周末真的很累,但是,很开心很幸福。
还有不到2年的时光,大女儿就将离开家到远方去,那时二姑娘就上初中了,甚至都不用接送了。
老代曾经在一天早晨说过:“一想起要送孩子去上学我就很高兴。”我很感动。近些年他一直全然地负责孩子们的接送工作,上下学,上下兴趣班和补课班,路上的一对一的陪伴也加深了他与孩子们的关系。
在家里,我就多担点儿,外出及学校的事儿,他就尽可能全担。
我们两个人有分工,也很清晰,但也随时密切合作着。我们这样合作陪伴孩子长大的经历成就了彼此,加深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并且,一起对老年生活充满信心。
我经常想啊,两夫妻为啥自由自在地挺舒服却非要生孩子?我想就是因为带孩子太麻烦太辛苦了,必须得合作。正常情况下,人生漫长的不是少年时光,不是儿童时光,而是中老年时光。曾经在孩子年幼时一起培养起来的合作能力是为了成就老年时彼此的相互陪伴。
我相信,这可能是孩子到来的最大目的。如果不经由带孩子而成长而提升合作能力,那么,我想,我们的余生难过,我们辜负了孩子的来意,也辜负了孩子的信任。
我特别爱我的家,我被我的家滋养着,我特别感恩我有这样温暖有爱的家——但是,我也特别喜欢我自己的是,这个家,是我亲手建设的。
我有记录的习惯,曾经记录了一些这样的瞬间:
遇见/爱上未知的自己,活出女性的力量,养育安全感充足的小孩@阳光三月NO.5期女性课程招开始招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