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眉山市富牛镇永光村,苏洵和程夫人合葬于此,守墓人抬头望着墓碑。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眉山本地学者、原青神县文广新局局长邵永义,感慨于程夫人生命的戛然而止,“她是个悲剧人物。”在他眼里,如果丈夫和儿子们不是文人墨客,留下了传世文章,程夫人也注定被历史掩埋,“这样的母亲太多了。”

“听到‘顾家’‘贤惠’,我会有压力,你知道吗?这些都是标签”,青神县妇联副主席杨芳说,受时代局限,程夫人忽略了自己,更多精力放在了家里,但“女性的生命是鲜活的”。

早年,她到贫困地区培训学员。一位50多岁的妇女,回家后练习编织玫瑰,惹丈夫不满,“你做来干什么啊,还不拖地。”但等到培训结束,用毛线织出花束和盆栽,丈夫又变了态度,“你坐你坐,地我来拖。”她跟冯燕霞说,“我在家里的地位都上升了。”

2020年疫情期间,杨芳看到家庭内部问题加剧,想用一团毛线连接姐妹们。“围在一起学编织,大家聊一聊孩子的教育,家庭成员间的相处,说出来心里就很舒坦了。”

杨芳发起成立了苏母艺术工坊,她邀请冯燕霞做老师,工坊学员里有癌症患者、单亲妈妈和残障人士。

2020年3月,第一期培训开班。冯燕霞放不下有过几面之缘的阿支布哈,一个从凉山嫁过来、不识字、脚有残疾、生有二胎的彝族女人。她和杨芳打听到阿支布哈的住址,课后直奔她家,把材料包送到她手里。

杨芳说,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承担了不少家庭的责任。编织可以丰富她们的精神世界。

在青神不少地方,能看见萤火虫。阿支布哈用一双粗糙的手,在闲暇时织出了一个萤火虫小包。杨芳发现了她们的变化,目光不再躲闪,眼睛里渐渐有了光,也舍得给自己买漂亮的衣裳。

今年1月,冯燕霞、阿支布哈和几个姐妹,受邀登上了央视的舞台。

阿支布哈问冯燕霞,“北京是什么地方?”一路上,阿支布哈不停拍照,发给老家的亲戚,她腿脚不便,便被姐妹们抱到行李箱上。她们推着她去了趟天安门。

同样是在1月,阿支布哈、李红丽等苏母艺术工坊20多个妇女编织的3000片月桂叶片,作为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登上了世界舞台。她们有时挤在冯燕霞的百货店,更多时候是在自己家里,拖完地、做完饭、干完农活,抽时间把月桂叶片编织出来。

在冬奥会上,月桂代表胜利。颁奖典礼上,运动健儿举着花束。这些女人,来自程夫人的故乡。家庭对她们而言,不再是束缚,她们胜利了。4Zz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