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创业楼 再见了,创业楼
再/见/了/创/业/楼
2025年1月5日14时58分
创业楼正式爆破拆除
陪伴中南师生60余载的创业楼
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耳畔依稀
还有老师们铿锵有力的话语
学子们读书讨论的声音
脑海中
还闪烁着师生在楼道
教室门前穿梭的身影
……
这一刻,它们封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今天,我们向她致谢
深情地和她道别
轻轻地说一声
“再见了,我们亲爱的老朋友!”
“
铁道师生共建的第一栋教学楼
创业楼,一个被刻上时代烙印的名字,一幢被赋予历史意义的建筑。她曾经不叫这个名字,老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老教学楼”。这是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情结,时光回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
1959年11月,在李文舫院长的带领下,长沙铁道学院的建设正式动工。彼时的建设面临着不可回避的“三缺问题”——缺人力,缺材料,缺资金。如何在短短一年内建成首栋教学楼供师生使用,成为全校领导师生所面临的难题。
师生做砖烧窑、搬运建材、挖方推土等建校场景
面对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情形,铁道师生没有退缩。他们齐心协力,同甘共苦,在学校的领导下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没有红砖,华祖焜等师生们就自己动手做坯建窑烧制;没有汽车运输材料,就用板车运、人工扛;大楼基础土方长时间挖不出来,就动员师生1000人,苦战一天完成任务。当时的基建,几乎一砖一木都经过师生们的双手。师生挑土烧砖,怀着极大的劳动热情参加教学楼的建设,不仅加快了大楼的工程进度,也十足保证了建设质量。
“这些本都是由机械所做的最苦的活由学生们干了,但面对艰难的环境,大家从未怨天尤人,而是齐心协力创造了奇迹。”当时的筹建人之一詹振炎多年后回忆,也对当时的学生赞不绝口。
1960年9月,四层高的教学楼完成了她的框架建设,但教学房困难依旧很大。学校号召师生学习抗大精神,采用边修边用的方法攻克难题。修建第三层时,则使用一、二层;修建东边时,就使用西边。楼上施工水泥淋下来,师生们就打着伞坚持上课;没有课桌、黑板,就用凳子和门板代替;窗户还未安装玻璃,就用油毛毡和草帘子应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全校师生迎难而上,用汗水凝结成铁道第一所教学楼,并见证着风霜雨雪中茁壮成长的铁道菁华。
1960年便来到长沙铁道学院任教的曾庆元院士,生前曾对他的学生们经常说起楼里这些教与学的故事。未粉饰稍显苍白的墙面,一块挂在墙上的小黑板,站在小黑板前充满热忱的老师,一张张渴望知识的面孔让这个未完成的建筑活了起来。
2003年,承载着愈发厚重的历史感,“老教学楼”易名了。
为庆祝铁道学院成立50周年,历届校友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站在老教学楼下,阔别已久的师生谈笑风生,畅叙往事。回忆起几十年前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他们感慨万千,于是决定将这幢被赋予历史使命的建筑命名为“创业楼”。
“
那些年 我们在创业楼
那些旧时光里
老师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沙沙作响
书写着知识的篇章
课间,同学们围坐在一起
讨论着课上的难题、项目的进展
办公室里
思维的火花在空间里碰撞
……
这里,有我们的青葱岁月
建筑2201班 任娅铭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城规2301班 刘澎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土木工程学院 潘文彬老师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2024届毕业生 建筑1902班 梁庆峰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2022.3.20笔者摄于创业南楼模型室
建筑与艺术学院 洪洋老师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
创业楼的 “新生”
六十余载寒来暑往 留下岁月蹉跎痕迹
长沙夏日连绵的雨水 也加速了她的老化
在去年,创业楼经过结构检测
鉴定为“D级危楼”
禁止再使用
创业楼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化作记忆中的影像
但那楼里的灯光
老师的教诲、同学的欢笑
将被永远铭记
同时,小南也了解到
学校将在创业楼原址上
建设铁道学科发展大楼
已纳入学校“十四五”基建规划和校园规划
并且,在创业楼拆除前
基建处已对创业楼进行了三维影像扫描
实现数字模型的构建与保存
创业楼中的文化元素和精神内核
将在新的铁道学科发展大楼中得以延续
相信在未来
中南大学的校园里会崛起更多
象征着奋斗与梦想的“创业楼”
见证一代又一代
中南人的干事与创业
成长与奋进
再见,创业楼
谢谢你,创业楼
参考资料:
《创业筑迹,生生不息——走进铁道创业楼 | 中南故事.NO26》 作者:王靖翔 姜贤帅
《创业楼:巍然矗立的历史丰碑》 作者:吉啸 陈珊珊 燕熠新 陈梦
为铭记历史的中南大学
点亮“赞”和“推荐”!
往期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