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亲家——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饭局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饭局。比如“鸿门宴”,刘邦在范增的十条必杀技中成功“尿遁”,开创了大汉朝。再比如“桃园三结义”,三个人喝了一场酒,建立了三国中的蜀国。当然,这些都是大人物,大事件,像我们这些小人物,参加的都是些小饭局。
人一生之中,参加的酒宴何止上千,但是,最重要的要属“会亲家”。我们当地,正式的会亲家一般有两次。一次是订婚前,男方到女方家去,商量订婚事宜。这第一次会亲家,因为还没有成为亲家,双方都非常谨慎,意思不大。第二次是婚后,为了省事和方便一般都是结婚后第二天。有些亲家相隔太远,选择第二天会亲家,也是无奈之举。这次会亲家,也合着过去“圆三回四”的礼数。这次会亲家,因为孩子们已经结了婚,双方成了真正的亲家,那场面就要热闹得多啦。
俗话说,“最怕官家,最亲亲家”。孩子结婚,背后是两个家庭,两个家庭的关系,是姻亲关系。处好了,都是一个膀臂,对两个孩子,两个家庭都很重要。尤其是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的所有寄托都在两个孩子身上,目标一致,很容易结合在一起。如果一方条件好,人们会羡慕地对另一方说,你们找了一门好亲戚,另一方跟着起来了,人们会说,关键是有一门好亲戚。你如果有一个别县的亲家,会感到这个县都很亲,如果你的亲家在某村,对这个村你也感到亲切,一旦遇到这个村的人,你一定会和人家攀扯一番。
亲家之间,彼此都相互尊重,也相互借重。如果一方有要求,另一方一定会尽力满足,这一点,比其他关系好使,甚至比兄弟之间都好使。当然,对亲家也不能轻易开口,作为亲家,最看重的是面子,总想让对方看到自己好的一面。俗语说,“骑马时没遇到亲家公,骑牛时正遇到”,骑马多威风啊,骑牛那多不露脸啊。如果,亲家公之间喝杯酒,那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因为对方都会拿出最好的酒菜,还有最尊敬的礼数。无论何时,亲家都是贵客,要拿出隆重的礼数招待。
有一门亲家真好,尤其是彼此相隔不远。现在的孩子们,都喜欢天南地北,找个对象,也都是远在天边。这样的亲家,也就是一个名,没有实质性来往。孩子们的房子一般也不大,双方老人一起住,也住不开,只好你方下场,我方登场。这样的亲家,就失去了“亲家乐”的幸福。对方有事,也是孩子们去走动,亲家双方也不出面。我有一个同事,儿子找了广西的媳妇,三年了,只在结婚时见过亲家公,亲家母就没见过一面。这样的亲家,岂不令人唏嘘?有人说,亲家还是不见面的好,避免一些无谓的矛盾,说是亲家见面是非多。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不走动,岂不瞎了一门亲戚?走动可能会产生一些矛盾,但瑕不掩瑜,走动利大于弊。
我的亲家我就很满意,一个县的,相隔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这叫不远不近,好事传过来,糗事传不到。昨天,我们亲家会,彼此十分愉快。我和儿媳的小舅,谈得很愉快,彼此很投机,喝得也很高兴,干出一瓶五粮液来。而且相约以后我到河口,他到利津,我们再一起喝。我们都不是虚言二套,那叫亲家相约,君子协定。
儿子儿媳在面前,亲家在旁边,这难道不是一个很温馨的场景吗?无数次酒场与之相比,都相形见绌了。昨天,我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