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穿上铁路制服“上班”了!
1月18日,春运第五天,兰州西站候车大厅内人潮涌动,返乡旅客满载行囊和对家乡的思念,脚步匆匆。人群中,几名身穿铁路制服的外国留学生,向行人热情地打着招呼,格外引人注目。
当天,来自兰州大学的10名留学生来到兰州西站,化身春运志愿者,沉浸式感受中国春运的独特氛围。
“你好,要去哪里?”在兰州西站售票值班员张娜的讲解下,留学生Orphne很快掌握了车票售卖系统的基础操作流程,并顺利卖出了第一张车票。
来自老挝的Orphne对于高铁并不陌生,她乘坐高铁去过济南、西安、天水等城市。2023年,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她的朋友和家人已经多次打卡,她说家乡的高铁站和这里的一样,车水马龙、热闹繁忙。
11时许, 兰州西站迎来了当日的客流小高峰。在服务台,来自马达加斯加的Karina用流利的中文耐心帮助旅客解答问题,还利用车站广播帮助旅客找回了丢失的身份证。来兰州学习5年的她是个“中国通”,还为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刘珍芯。Karina不仅坐过高铁,还体验过绿皮“慢火车”。
Karina说,马达加斯加是一座岛国,本国居民出行大多依靠公交车和私家车。“在拥有庞大人口的中国,像春运这样大范围的人口流动,旅客列车高效安全运营,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她感叹道。
随着春节临近,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书法爱好者在候车大厅现场创作春联。Kazimi Jafar(中文名:贾凡)和Ali Reza Rezaie(中文名:李想)是一对来自阿富汗的好朋友,两人同书法爱好者一起写春联和福字,并为南来北往的行人送上了美好的春节祝福。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小家纳福,家国平安,是每一个中国人在回家途中最质朴的心愿。”铁路书法爱好者一面由简入繁,展示“家”“国”“平安”等不同字体的不同写法,一面解读着春联内容背后的含义。
随着高铁列车驶入站台,肯尼亚女生Ngaira Sylvia Indoshi主动请缨,组织旅客有序登上列车。在肯尼亚,她从事着生态环境工程工作,经常会乘坐火车从内罗毕到蒙巴萨。“坐汽车需要8个小时,火车只要4个小时。虽然已经很快了,但比起中国高铁还是慢一些,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开通高铁。”
参加志愿服务的留学生看着列车开向四面八方,聊起这些年来自己国家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生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正在通过连接两国的铁路、公路和海洋运输源源不断进入我的祖国,人们的吃穿住行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李想说,中国建设的项目正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学业结束后,我也会回到自己的国家,如果瓦罕走廊能早一点通火车,我就可以从新疆坐火车回家了。”李想说着自己的新年愿望。虽然在中国的时间不长,可看着春运回家的人们,燃起了他对家乡喀布尔的思念。
列车在站台缓缓开出,留学生们跟随着自己的“铁路师傅”,掌握了接发列车的流程和要领。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合影,记录着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春运记忆。
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甘肃记者站(兰州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宋佳龙 张博行 王光辉 田云龙 强科
视频:宋佳龙 田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