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年起,国企大降薪和裁员,劳务派遣将不在续约,编制从10个压缩到8个,这是要动真格了?
点击下方名片 即可关注
昨天我和老李正在他们单位食堂吃饭,不经意间听到旁桌其它部门的同事聊起关于“劳务派遣不续约”“编制砍到8个”的议论。
老李不由的感叹,跟我说:如今这行情让他想起1998年父亲下岗时,全家蹲在锅炉房边啃咸菜就馒头的场景。
那时候他父亲总说:“国企是铁饭碗,摔不碎。”没想到,在二十多年后,铁饭碗竟然在自己手里锈成了渣渣。
上个月技术部的老张被“借调”到了郊区的仓库,美其名曰“支援一线”。其实,谁都清楚,借调名单上的人名全是超编名单里的刺头。
人事部的小李私下递话说:明年编制要砍掉20%,借调的人半年后直接转岗到子公司,工资砍三成,爱干不干。“这叫自然减员,总比裁员体面。
”领导在会上敲着茶杯,茶杯底下压着红头文件,写着“2025年人工成本压缩30%”。
这不,劳务派遣的小刘蹲在楼梯间抽烟,手里已经拿上了《解除劳动合同告知书》。合同到期不续签,赔偿金按最低工资算——这招比私企的N+1狠多了。
他想起三年前进单位时,领导拍胸脯保证“干得好就能转正”,但现在呢,转正指标早已被锁进档案室最底层的抽屉。
财务科的老赵曾算过一笔账说:裁一个在编员工要赔12个月工资,但劳务派遣工只需要3个月。“成本账那是算得比谁都精,这叫花小钱办大事。”
设计院的周工刚还完房贷就被通知降薪20%。他盯着工资条上缩水的数字,想起去年领导在会上豪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要破2万亿”,转头却把技术骨干都塞进了“轮岗休息”的名单。
办公室的绿植枯了一半,工位上堆着《自愿加班承诺书》——项目奖金早成了画饼,加班费?那得看上头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达不达标。
食堂大妈都学会了新词:“一增一稳四提升”。利润要增,负债率要稳,研发投入、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现率都得往上蹿。
可没人告诉一线员工,这些漂亮指标是要用他们的血汗辛苦填出来的。
质检科的小杨连续三个月每天工作14小时,组长却把加班记录全改成“自愿学习二十大精神”。“现在干活得像驴拉磨,还得自己数转了几圈。”
改革办张主任的茶杯刻着“壮士断腕”。他在动员会上说:“90年代下岗是砍胳膊砍腿,现在改革是抽脂减肥。”台下有人嘀咕:“抽脂抽多了也会死人的。”这话不假——隔壁部门的老吴“被优化”后天天跑劳动仲裁。
但总有人能在夹缝里找到活路。
销售部的小陈偷偷注册了滴滴司机,后备箱常年备着两套工服;
信息科的老孙把二十年技术经验打包成网课,学员列表里赫然躺着人事科科长的名字。
一位跳槽到民企的前同事说得实在:“国企是温水煮青蛙,民企是烈火烤蚂蚱。至于选哪口锅,那得看你自己是不是会蹦跶的蚂蚱。”
改革推进会上,总经理的PPT最后一页写着屠呦呦的话:“改革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散会后,走廊里嘀咕着各种版本的解读——有人说是警告,有人听成承诺。只有保洁阿姨擦黑板时嘟囔着说:“答其实,答案早就印在领导的讲话稿里了。”
“时代的一粒灰,砸谁头上都是一座山。”
对于央国企的改革,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阅读推荐
《禁止机关、事业单位、央国企、私企的上班族,发表情绪化的言论!》
——END——
如果对您有帮助
点击 下方名片 【关注】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