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觉醒,男性在撤离!
钱钟书写了一本书叫《围城》,里面好像有句台词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冲进去,里面的人想冲出来。这像极了市场:不断有人怀揣着美好的期待冲进去,然后被打的一头包,垂头丧气的出来,发誓再也不进去。然而,没过多久又激起了热情,把自己三天前永不进去的誓言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人只要还有期待,就一定会去尝试。不去尝试的人是已经没有期待的人。没有期待的人,不管怎么劝都没用。因为你描绘的那些美好在没有期待的人看来,显得既愚蠢又可笑。心如止水的人,要么绝望,要么通透。绝望和通透的不同就在于:一个是茫然不知所措下的麻木,一个是对轻重缓急做出了权重上的安排。
一个明天就交不上房租会流落街头的底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对面试的通知充满期待,甚至有点忐忑,睡不着,吃不香。而一个家庭殷实的毕业生,别说面试通知,就是通知它去上班,也会显得漫不经心。因为这个事对它的生活轨迹的影响不大,权重不高,可以漫不经心的应对。从常理来说,一件事不管是否期待都不改变这件事发生的节奏和最终形成的结果。那些寝食难安的煎熬和期待,不过是人自己内心在强行加戏。从这个角度来说,后面那个人,在应对上就显得更加的从容和通透。它不期待,是因为它不需要期待,在它的生活轨迹中,这件小破事也没有那么重的份量。
这么看来,有钱的人比没钱的人活得更加通透啰?从某个层面来说,是的!然而,人总是会有欲望和期待,只不过有底气的人不会被过于普通和过于细小的期待捕获,因为这种事能产生的干扰太小,在这些事上面就会显得比其他人更加通透一些。所以,通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一个人的匮乏度有多高,这个人的执迷不悟就有多深。执迷不悟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形容一个人对某种欲望的满足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
饿久了得人会对食物产生强烈的占有欲,并不是是因为真的需要,也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有一种‘饿怕了’的感觉总是困扰着这些可怜的灵魂。穷怕了的人对金钱会产生一种狂热的占有欲,并不是真的需要,而是这种占有的满足感才能抵消掉内心对匮乏的恐惧感。钱是用来办事的,如果无事可办,其实一日三餐,日常消费花不了太多钱。消费主义的核心是激发人的匮乏感。只有让目标人群处于一种“所有人都拥有,就我没有,我没有就是我不如她们”的恐惧之中,消费才能达到非理性的效果!
为什么底层人的欲念更深重一些?因为从没拥有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潜意识中有一种‘我不如人’的执念在困扰着自己。你如果不如人,你就想办法在不如的地方迎头赶上嘛。然而,这个太难了!如果成绩不如人,从倒数第一冲到顺数第一,这可能吗?想想都觉得不可能!执念深厚的人也并不是因为所谓的自卑,而是真的没啥长处,一路走来都是挫败。所以,任何鸡血和鸡汤都不足以抹去缠绕在其心头的那种对自己深深的质疑和厌恶。因为这些质疑和厌恶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太多太多的现实反馈的佐证!久而久之,滴水成冰,坚不可摧。对自己的绝望是一种螺旋下坠的深渊,它会诱导人去通过追求虚幻来逃离让自己感到无可奈何的现场。
正因为如此,底层的男性在婚姻方面更追求动物性的需求满足,譬如说生理和繁衍。他们没有能力去提供情绪价值,也不是为了跟你谈情说爱,只是到了需要繁衍的时候,需要找个载体完成这项任务。至于什么样的载体,主要看性价比。因为出不起高价,主打的是走量!
过去女性不能直接参加劳动,只能通过家庭间接的参加劳动。即便能通过劳动获取生存所需的报酬,也无法掌握报酬的分配权。出嫁之前由父兄这种家长来分配,出嫁之后由丈夫来分配,丈夫死了听儿子的。这种情况之下,底层女性有时候为了一口吃的就愿意嫁人。
然而,这个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而且永远的过去了。除非发生世界大战——那些没有出去的乌克兰女性有些就被迫如此。除了这种情况之外,这个社会再也不会回到那种匮乏到活不下去的情况。而且,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教育的普及,现在的女生无论如何都不会沦落到为了吃饱饭甘愿去为别人生孩子的地步。
也正因为如此,温饱解决之后,女性开始觉醒,然而,觉醒之后遇到一个更大的麻烦:脑袋走在了身体的前面!当你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未来之时,你却猛然发现自己没有抵达的路径。因为千百年来,女性都是在那条用生育换衣食的路上爬行,从未涉及到社会生产方面的竞争。突然之间获得了自由之后,却不知如何用好这种自主和自由。就像一个孩子冲进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商店,什么都想要,但手中只有十块钱!这个孩子只是涌现出强烈的想拥有的欲望,对于如何拥有,一点概念都没有。越是感觉触手可及又无能为力,就会越发的陷入一种非理性的偏执状态。人在面对一种强烈的欲望没有办法满足的时候,会滋生出一种莫名的恨意。这种恨意能够为缓解欲求不满的痛苦提供一种理直气壮的理由!那些娶不上媳妇的底层男性无比的痛恨女性,那些要的很多,但自己又无法满足的女性也无比的痛恨男性。因为需要通过这种恨意来抵消内心求而不得的痛苦。
现在的生产力为女性不必为吃饱饭就被迫嫁人,用生育换衣食兜了底。但是,还远远不到为普罗大众的其它更高层的诉求兜底的地步。然而,一旦人的观念走在了现实处境的前面,痛苦就不可避免。这就好比一个底层家庭的孩子考上了985,在大学校园中的几年,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作为学子总是被全社会呵护和包容。在这种氛围的包裹下,就会自己也觉得自己似乎进入了一个不同于底层的状态。象牙塔与现实的隔离,大学生身份赋予的临时性包容和呵护,相互作用让人不免自以为是。然而,当毕业之后,才猛然发现:眼前的路,依然是来时的路,只不过是大学校园中的这几年,做了一场黄粱美梦!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可能走回头路。男性在加速撤离,女性在加速觉醒。撤离的人意识到自己已经不配参与这个游戏,而觉醒的人则渴望从这个游戏中获得更多。当一个事情需要有人合作才能得偿所愿的时候,许多事就由不得自己。坏消息是:有一代人必定会被消耗掉,好消息是:只需要消耗掉一代人!
爽文!!
大毛被抓住了XX!!
你优秀,他为什么不喜欢?!
中美小红书对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