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正焦急等待港口清关的张明来说,上述评价为时尚早。他解释道:“纺织行业能不能正常运转是需要各个行业配套支持的。例如,越南化学工业基础薄弱,纺织工厂所需的纺织助剂化学品仍要依赖中国的进口。”
越南纺织服装协会(VITAS)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文锦亦认为,越南虽然跃居世界前三大纺织服装出口国,但行业发展结构不均衡,服装企业占据多数,生产原料的企业很少。“这使得纺织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却十分不稳定。”
许辉认为,当下越南诸多行业大量依赖中国原材料,“(中越产业)其实呈现出一种互补和共生的关系”。2022年第一季度,越南从中国进口额达到276亿美元,中国为越南提供大量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助推其制造业发展。
近年来,各国企业和分析师常常讨论“将工厂从中国迁至越南”“让供应链更为多元化”等话题。疫情之下,面对越南出口激增的数据,这一话题又被重新点燃。
经济学人智库全球贸易主管马志昂(Nick Marro)形容:“供应链多元化的问题相当复杂,大家总是在谈论它,董事会也喜欢聊这一话题,但最后大家往往发现它很难实现。”
“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世界工厂’,是因为中国在物流体系、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认为,越南制造业目前仍以简单的组装加工为主,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最低端,科技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还远不足,若别国卡住进口渠道,越南将无法解决供应问题。
与中国相似的还有持续走高的房价。在越南,我们或许能再度见证“地王奇迹”。
2021年年底,胡志明市守添富人街四块地皮的成交价比起拍价高出7倍。2022年第一季度,河内待售住宅用地价格平均上涨20%-25%,胡志明市住宅用地上涨10%-25%。而在2022年1至5月高达77.1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中,有25.6%流向房地产。
2022年1至5月77.1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 (FDI)中,有25.6%流向房地产。
刚刚出售了英国千亿资产的香港大亨李嘉诚也嗅到商机,将投资目光转向越南。日前,李嘉诚旗下地产旗舰长实集团与日本欧力士集团,通过越南当地合作伙伴万盛发集团,会见了越南胡志明市市长潘文迈,共同商讨在当地的投资事宜。
“房地产市场并不像媒体报道的那样火热。”王卫亚提醒道,越南的地产市场是分化的,工业地产一直比较火,住宅地产是近两年才火起来的,甚至连农村的宅基地都被炒了起来。不过,外国人能购买的公寓楼并没有明显上涨。“这与很多因素相关。越南政府专门制定政策禁止外国人炒房,国家主席阮春福近期也发表言论,呼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些都是对炒房行为的预警。”
加速布局本土化供应链
5月18日,世界银行在越南举行“让越南春天色彩斑斓;进行体制改革促进有效实施”报告公布仪式,分析越南今后几十年的优先发展事项,并提出数项体制改革措施,以帮助政府有效实施优先发展事项。
世界银行驻越南首席代表卡罗琳·特克(Carolyn Turk)表示,在“体制现代化是越南未来成功发展的关键”的导向下,世界银行建议越南继续按照1980年代革新时期实施的规模和速度进行改革,并像过去20年一样实施贸易开放。卡罗琳希望世界银行推荐的改革模式能帮助越南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更快迈向2045年成为国际社会以及政府和人民所期待的高收入国家。
占据天时地利的越南,似乎赢得各种红利“大礼包”:拥有年轻的人口红利,在大国博弈中获利,以及收获深化改革带来的市场活力。“接下来的10年,越南经济将稳步发展,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将得到长足改善。越南将朝着2030年成为一个拥有现代工业的中高收入国家而迈进。”许辉如此判断。
但经历过疫情的越南,深知自己在全球供应链中能覆盖的环节有限。不断涌入的外资也让其清楚知道,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的重要性。为此,越南只能“对症下药”,迈开步子深化改革。
去年2月,越南雄心勃勃地颁布《至2030年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勾勒出一张未来工业化国家的战略蓝图。该计划的目标是掌握多项高新技术,以形成生产高科技产品的生态系统,并在2030年前将这些技术投入生产,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