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贝壳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业绩滑坡。令人唏嘘的是,滑坡恰好从左晖离世开始。
左晖时代的贝壳与后左晖时代的贝壳相比,差的到底是什么?
02 蹒跚的新战略
自古以来功成名就的商人都有卓越的战略能力。左晖也不例外。
左晖从创建链家,到成立贝壳,再到美股上市,基本上每一步都踏对了节拍,随着时代的鼓点翩翩起舞。
2000年时,他敏锐发现了房地产市场繁荣的苗头,决然退出挣钱的保险经纪行业,创立链家。在别人都靠吃差价挣大钱的时候,他喊出了“不吃差价”的口号。在别人都靠假房源忽悠到店流量时,他启动了“真房源”行动,奠定了在房产经纪领域的口碑。
链家给房产经纪“找回了尊严”
在自身的链家网已经运营很成熟的情况下,左晖又面对着内部巨大的压力,力排众议发起了“消灭链家”的计划,成立贝壳找房。
在贝壳找房被许多同行抵制,甚至被呼吁要求国家对其进行反垄断处罚时,左晖仍然坚信自己的战略选择。
从链家到贝壳,从非典到金融危机、从棚改到新冠疫情,左晖在每一个房地产行业的大考面前所进行的战略选择,几乎没有跑题。
但在房地产更加动荡不安的今天,没有了左晖的贝壳,在战略上显得磕磕绊绊。
面对着业绩的压力,贝壳也在寻找第二曲线,并于2021年底发布了“一体两翼”战略。
其中“一体”是指贝壳较为传统和核心的二手和新房交易服务业务,“两翼”分别为整装大家居事业群与普惠居住事业群。整装大家居是指家居装修,普惠居住则是指租房业务。
很明显,贝壳把这两个赛道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曲线。
其实在2015年左晖就有意家装业务,并和万科一起成立万链装饰(后为被窝家装),后来万科抽身离场,目前该业务仍在贝壳找房网站上保留。
现在的贝壳仍然对家装念念不忘。今年4月20日,贝壳已完成对圣都家装的收购,拥有其100%已发行和流通的股权。
根据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底,圣都家装在全国31个城市拥有110余家门店。在2021年四季度的城市试点中,贝壳二手和新房交易服务赛道已经可以为当地家装业务贡献约30%的客源。
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贝壳CEO彭永东信心十足地表示,“贝壳家装业务已经实现了从0到1,圣都将让贝壳更快实现从1到100的规模化复制。”
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表显示,假设贝壳收购的圣都业务并表的情况下,贝壳第一季度家装家居业务收入将同比增长54%,达到8.6亿元。这个数据成为了一季度业绩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圣都装饰董事长颜伟阳成了贝壳第二曲线发育的关键角色
但是,这样的营收占比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判断其能否真正接棒主营业务,多少有些为时尚早。
至于“两翼”中的另外一“翼”——普惠居住业务的具体数字,贝壳方面从未进行过披露。
贝壳方面表示,普惠居住事业群本质上做的是一项具有长期社会价值的国民事业,是实现“让居住更美好”目标的核心路径之一。言外之意可能是,“这个业务还没挣到钱”,和“这个业务更强调社会责任而不是企业经济效益”。
5月10日,社交媒体上传出贝壳实施的“贝壳重生计划”,对内部人员进行优化。此次优化不仅涉及产品、研发、运营、职能等部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员还涉及了家居家装、普惠居住两块新业务。
这意味着贝壳刚确定了新的战略方向,却要在这些新方向上动刀了。
03 逃不过的“地产最坏年代”
作为贝壳新的掌舵人,除了尽可能掌控局面,彭永刚自然要让市场感受到某种安全感。由此,他在发布2021年一季报业绩的同时,还宣布拟建立股份回购计划。
根据这份计划,贝壳将在12个月内回购最多10亿美元的ADS(美国存托凭证),以安抚损失惨重的股东。
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因时而动,逐利而行。贝壳如今跌落资本市场的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