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去世女生拨120求救8分钟未派车,急救中心曾回拨9个电话
彭云称,目前郑州市卫生健康委方面没有给出明确回复,他们是从媒体报道中得知成立了调查组。“今天一早,我叔叔和我父亲已从平顶山前往学校,去协商处理此事。”彭云说。
当地曾有过成功救援案例
彭君父亲发布的诊断证明显示,导致河南大学学生彭君死亡的原因为急性脑出血,即脑卒中。在广西某医院调度岗工作16年的王伦(化名)表示,在培训时,脑卒中是被重点培训和强调的院前急救疾病,“如果接到疑似脑卒中患者的电话,我们要确认他意识是否清楚、脸部是否对称、两只胳膊是否能同时抬起等问题,如果确认,要指导患者平躺,等待救援。”
据公开资料,我国每年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其中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是脑血管病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5%。而由于神经细胞在缺血几分钟内就可能发生不可逆性坏死,脑卒中的救治是与时间赛跑,发病后的4.5小时内是“黄金救治时间”,而且越早越好。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2018年,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曾召开工作会,对急性脑卒中、急性胸痛等院前急救工作流程进行强调说明。该中心荥阳分中心、登封分中心等曾进行调度人员培训,明确脑卒中短时间内识别、救治是关键。培训中,医生都曾明确提出识别脑卒中发生的120口诀:“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表达不清,表达困难)。
郑州急救网2017年曾发布过一则对于表达不清的求助电话的救援案例。案例中,调度员反复询问求助人未获得详细的地址、病情信息后,又通过114平台、120来电记录、通信公司等查询来电号码,最终确定该来电是联通号码,并在与联通方面解释后获得了电话登记的详细地址。最终,在求助人来电呼救26分钟后,救护车成功抵达现场。
业内人士认为接线员处理方式欠妥
“录音里,女孩的情况已经很危急了,也反复说了头疼,可惜的是,接线员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可能以为女孩是醉酒,从而判断失误。”王伦表示,虽然录音里女孩里地址说得比较含糊,但是接线员引导她说出正确地址的方式欠妥,感觉接线员对郑州的地理并不熟悉,“我可能在女孩反复强调是郑州的河南大学时,趁女孩意识还算清醒时通过我掌握的城市地理知识来和她确认学校的具体位置,问她是否在宿舍、今年大几等关键信息,方便后期定位。如果她的位置还是比较含糊,我会迅速上报领导,同时通过一些努力定位她的地点。”
王伦表示,作为一名调度员,时间就是生命,虽然目前拨打120的电话有不少是无效电话,但都应该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不放弃救治任何人的机会,“我们医院调度员上岗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有医学专业背景,最好有职称的医务人员。在上岗前,资深调度员要‘老带新’,包括急救知识、接线流程、记录规范、回答规范等,直到确认你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才能放手让你单独上岗。医院、急救中心也会经常对调度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调度的规范、突发问题的处置等。”
王伦称,除了掌握基础的急救知识,对所在城市的地理也要非常熟悉。为了快速定位,她在初入岗位时,都是买了城市地图天天看的,有机会上街也会去留意、记录。“比如对方说一个大学名,你就应该反应过来在城市里的哪条路,可以说出来让求助人确认,以节省对方的精力。电话里如果察觉她情况不好,要尽快引导她用适当的方式自我急救,等待救护车的到来。比如遇到煤气中毒,首先就是让他打开窗户通风。”王伦说。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由于熟悉路段地形对于快速定位患者进行急救,意义重大。郑州急救中心荥阳分中心等多次组织调度员去熟悉城市道路,以应对城市不断发展、道路变化的需求。
极目新闻记者在郑州市急救中心主办的郑州急救网看到,该中心会定期对调度员进行培训或考核,内容包括地址问诊情况、病情判断、有无必要病情指导、服务态度等方面。一份公布于郑州急救网的2013年河南省调度员培训课件《120调度指挥工作流程及规范》显示,调度员的派诊流程包括问诊、判断、派诊、跟踪、监督、反馈六方面。其中问诊需要注意地址、电话、病情(电话判断)三要素。若面对昏迷、心脏病、中毒等情况,调度员需进行机动急救指导。课件提到,调度员需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和人文知识、丰富的医学知识、快速的反应能力、较高的敏感度、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及准确的判断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