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正则表达式,/d{3}-d{3}-d{4}/就是一个典型的DSL,解决的是字符串匹配这个特定领域的问题。
文章的后半部分重点阐述了作者为什么要做COLA状态机?想必这也是读者比较好奇的问题。我帮大家精简一下原文的表述:
- 首先,状态机的实现应该可以非常的轻量,最简单的状态机用一个Enum就能实现,基本是零成本。
- 其次,使用状态机的DSL来表达状态的流转,语义会更加清晰,会增强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 开源状态机太复杂: 就我们的项目而言(其实大部分项目都是如此)。我实在不需要那么多状态机的高级玩法:比如状态的嵌套(substate),状态的并行(parallel,fork,join)、子状态机等等。
- 开源状态机性能差: 这些开源的状态机都是有状态的(Stateful)的,因为有状态,状态机的实例就不是线程安全的,而我们的应用服务器是分布式多线程的,所以在每一次状态机在接受请求的时候,都不得不重新build一个新的状态机实例。

所以COLA状态机设计的目标很明确,有两个核心理念:
- 简洁的仅支持状态流转的状态机,不需要支持嵌套、并行等高级玩法。
- 状态机本身需要是Stateless(无状态)的,这样一个Singleton Instance就能服务所有的状态流转请求了。
COLA状态机的核心概念如下图所示,主要包括:
State:状态 Event:事件,状态由事件触发,引起变化 Transition:流转,表示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 External Transition:外部流转,两个不同状态之间的流转 Internal Transition:内部流转,同一个状态之间的流转 Condition:条件,表示是否允许到达某个状态 Action:动作,到达某个状态之后,可以做什么 StateMachine:状态机
COLA状态机原理
这一小节,我们先讲几个COLA状态机最重要两个部分,一个是它使用的连贯接口,一个是状态机的注册和使用原理。如果你暂时对它的实现原理不感兴趣,可以直接跳过本小节,直接看后面的实战代码部分。
PS:讲解的代码版本为cola-component-statemachine 4.2.0-SNAPS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