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很多事情,心态很重要。比如疫情刚开始,封闭在家的时候,确实特别焦虑,也有过非常烦躁的时候。但慢慢地,不用来回奔波的工作反而节省了很多时间,这个时间我们可以用来规划很多事情,或者读自己喜欢的书。
我前几天看了一个博文,那位作者认为,封闭在家的这段时间,是人生很宝贵的财富。我觉得不无道理。当人已经简单到只剩下吃饱肚子这种基础需求的时候,快乐反而会来得非常容易。比如能喝到牛奶、吃到牛排,都开心到飞起。
解封后,小区居民争取了“上门美甲”服务
Amy | 30岁 金融咨询顾问
我住在上海浦东区,此前所在小区属于防范区。小区年轻人居多,一直没有确诊病例,加上团购渠道较好,物资跟得上,居家隔离生活还算良好。但见证上海静止2个多月后,如今迎来解封,大家还是很开心。
这两天,邻居们不停地在群里分享哪里可以买东西吃,可以“室外堂食”,哪家美甲店开业了,还有什么核酸点人少一些……大家都很积极地共享信息。
6月2日,我去逛了一下奥乐奇,发现物价恢复正常了,也可以购买正常份量的肉了,一份450克的猪肉22元。此前,小区团购的时候,都是一次性买整块肉,甚至整只猪,然后楼长负责切分,为此我们楼长还买了把斧子。
解封后,6月3日,我们小区还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有位业主叫了上门美甲服务,两位美甲师都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保安却将她们拦在门外,说不允许外人进入小区。于是,她们只能在小区门口的花园里做美甲。
这位女业主就在群里吐槽,表示并没有政策规定外人不能进小区,况且美甲师此前已经去过3个小区。我也在群里发言指出,美甲师也得复工复产,不能这样阻碍别人的工作。
我们的志愿者看到之后,就去咨询居委会书记,而书记明确表示,只要有核酸阴性证明、绿码、业主同意,就能带外人进出小区。志愿者将聊天记录展示给保安,就这样争取了更实在的“解封”。
图/志愿者与居委会对话 来源/Amy提供
这次上海疫情,可以说也是一次对邻里关系的考验。还好我们小区不大,一群年轻人相处融洽。之前有一个邻居没有厨具,还在我家搭伙吃饭了一个多月。
疫情期间,大家也能发挥各自职业身份的优势,一起争取权益,比如住户可以限时出入小区等。如今还未完全解封的情况下,我们也需要继续用合法、理性的方式维护权利。就如上述上门美甲师服务来看,我自己可能并不需要这项服务,但我也会积极去发声。
一波三折,解封后的第一次理发
球哥 | 30岁 电影媒介经理
作为一个精致boy,在上海解封前,我早就盘算着,解封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理发。毕竟端午后我就要回去上班了,个人形象可不能毁掉啊!
我原本的理发流程非常具有仪式感,可能一般人听了会惊掉下巴——我会先去一家我钟意的理发店洗上45分钟的头发,伴有各种按摩放松服务,揉捏的力道刚刚好,让人全身觉得非常舒服的那种;然后再去另一家理发技术一流、但洗发潦草的理发店,找我的“专职”Tony老师修剪头发。
这次上海刚解封,我想洗头发的事我就先忍忍吧,毕竟在家也不是没洗;原本打算只去自己常去的那家剪发店理发,可没想到事情居然也一波三折。
我们区是6月1日最晚才开放的一拨。6月1日当天,我赶了个一大早跑去平日里我一直理发的那家店,瞅瞅他们是不是恢复正常营业了。很不幸的是,他们当时还在打扫卫生。我看那尘土漫天的架势,估计一时半会儿也无法营业,就先回家了。下午,我又去了一趟这家店,它总算是开门了,可刚到门口我就发现人满为患,吓得我赶紧逃回了家。
6月2日下午,我又执拗地来到了我认准的那家店,这次欣喜地发现它居然人不算很多。没想到是我高兴地太早,老板告诉我,这几天已经全预约满了,不给直接上门的客户提供剪发服务了。
我脑袋一懵,精致boy最后的倔强也无法坚持了。无奈之下,我就附近理发店铺转了一大圈,去了一家从未光顾的理发店。看见前面居然也有三个人在排队,立马再次心生退意。不过,我转念一想,现在不等,一会儿人肯定更多。我就在理发店门口的凳子上乖乖坐等,排在我前面的是三位“尚未改造的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