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的小宁(化名)误食消毒剂,却在血液中检出了甲醇成分;随后,经对该消毒剂检测,发现其中甲醇含量竟高达97.2%。
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第三个年头,消毒用品早已成为不可缺日常必备品。酒精(乙醇)类消毒液因比较安全,常常被用于家庭消毒。
然而,透过小宁甲醇中毒事件,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调查发现,一些在淘宝、拼多多、京东上销售的所谓酒精消毒液,竟然用有毒的甲醇冒充乙醇。
甲醇属于危险化学品,可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和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中毒,误服30毫升的量即可能导致死亡。
当记者想追查相关生产企业时,却发现这些产品的外包装标示的生产厂家及生产地全是虚构的,就连“消字号”许可证号也是盗用的。
澎湃新闻又从前述三家电商平台购买了10件消毒液(剂),连同小宁所误食样品和另一厂家赠送样品,一共12个消毒液(剂)样品送往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检测。
检测结果发现有10个样品含有甲醇,其中7个样品的甲醇含量在88.5%至97.2%之间,几乎为纯甲醇,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另有一款从京东购买的标称由南阳康之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消安堂”牌医用消毒剂,检出甲醇含量也高达47.70%。
2岁幼童误服“消毒液”被送入医院
家住重庆市渝北区的罗先生去年11月26日通过“拼多多”App,在一家名为“轻捷消毒用品馆”的网店购买了一桶2升装的消毒剂。
罗先生购买消毒剂的网购订单。 受访者 供图
“网店上面写的信息是:98度工业酒精火疗拔罐酒精灯拔火罐燃料2L批发高浓度95度大桶乙醇。”罗先生说,网上买这样一桶消毒剂实际只要15.8元,还包邮。
罗先生收到货后,前后使用了不到500毫升,主要是给家具清洁和消毒,使用过程中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罗先生网购的“百佳”牌消毒剂。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 图
意外发生在今年2月9日。罗先生告诉澎湃新闻,他的孩子小宁今年2岁多,由于他和妻子都在上班,特别是妻子,在医院工作,因此平时孩子都是由奶奶一个人带。那天,小宁在阳台玩耍时,趁奶奶不注意,旋开消毒剂的瓶盖,喝了一口,大概有3毫升。
喝完后,小宁大哭。奶奶闻讯赶来一看,发现小宁一直在往外吐着口水,再看看一旁消毒剂,猜想小宁误喝了消毒剂,慌忙联系儿子和儿媳。
罗先生说:“当时觉得消毒剂无非就是高度数酒精,一般来说甲醇含量很低,但想着保险起见,还是赶紧送医院,交由医生处理。”
罗先生的儿子小宁误服消毒剂后被送往医院救治。 受访者 供图
小宁被送往医院后,医生对小宁采取了催吐和洗胃等措施,并对小宁进行了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小宁血液中的葡萄糖指标高于参考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碳酸氢根浓度、二氧化碳总量、实际碱剩余等多项指标低于参考值。
罗先生说,医生一直在问小宁到底喝的是什么,酒精浓度有多高,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进行处置。“正规的消毒剂是要注明成分和含量的,结果我们买的消毒剂,包装上根本没有这些信息”。
声称是酒精消毒剂,结果是甲醇
澎湃新闻看到,罗先生网购的这款消毒剂标称为“百佳”牌,包装上标示由“山东新泰百佳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日期为2021年11月10日。此外,包装上还标注有执行标准、规格、卫生许可证号、产品说明、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其中,产品说明一栏写的是:“本品主要有效成分是消毒液,能杀灭各种致病微生物,具有无腐蚀和使用方便等优点。”适用范围包括:“足疗、美容等保健行业,并广泛用于打印机、相机、镜头等各种机械表面清洗,也可作为家具虫胶等各种稀释用途。”
为了弄清小宁喝下的液体的成分,罗先生赶忙联系销售网店“轻捷消毒用品馆”的负责人吴言召。罗先生说,吴言召先是称消毒剂为98度的酒精,“但第二天就改口说甲醇含量50%以上,后面又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