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土运动品牌竞争加剧,收并购正成为各家品牌扩展市场的“利器”。
得益于“国潮”流行的带动,2021年本土运动品牌财务表现亮眼。按营收规模排序,安踏依旧位居本土运动品牌首位,营收已逼近50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9.55%,来到十年来的最高增速;而李宁则突破200亿元营收大关,净利润增速达到136.14%;位列第三的特步,营收则同样实现突破,进入百亿阵营。
营收节节攀升背后,本土运动品牌你追我赶的“肉搏战”日趋激烈,讲完“国潮”故事之后,境外收并购成为本土运动品牌扩展市场的关键。
境外并购是国际化的必要一步
但挑战还在后面
人人都想发现下一个“FILA”。
2009年,安踏作价3.32亿元,从百丽国际手中买下意大利百年运动品牌FILA(斐乐)在中国地区的商标使用权和经营权。2021年年报显示,安踏集团493.28亿元营收中,安踏和斐乐占比相若(48.68%、44.24%)。除斐乐外,户外运动品牌始祖鸟(Arc’teryx),球类制造品牌威尔胜(Wilson)等品牌,均于近年被安踏收至麾下。
而特步则在2019年开启了多品牌、国际化的发展策略,并先后收购了Saucony(圣康尼)、Merrell(迈乐)、Palladium(帕拉丁)等品牌。
对于近年来本土运动品牌收并购脚步的加速,李应涛表示,2021年,李宁营收突破200亿,安踏营收逼近五百亿,营收规模及盈利方面与国际品牌相比也不差。这种情况之下,对于运动鞋服品牌来说,更多考虑的是多品牌矩阵,以及实现更进一步的区域扩张。通过并购境外的品牌,实现境外市场的区域扩张,这也符合品牌当下的发展阶段。
竞争日趋激烈,并购境外品牌似乎正成为本土运动品牌扩大本土及境外市场份额的“良药”。
李应涛认为,境外并购是相对而言成功率、效率比较高的一种方式,尽管收并购的前期资金成本支出较高,但能够换来时间、效率的优势。
他还表示,在国际市场,相较于安踏、李宁而言,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会拥有更强势的竞争力。如果依靠本土品牌出击,其实难度更大,同时还要考虑到在境外市场的本土化难题。而通过境外并购的方式,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本土化难题以及当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问题。
但成功做好境外收并购之后,本土运动品牌是否就是迈出了国际化的一步?在马岗看来,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引进国外品牌开拓国内市场,这不是出海,出海指把国货卖给老外。国际化是指“收入国际化”,并非挂上外国品牌就叫“国际化”。
李应涛则认为,本土运动品牌境外并购,也属于品牌出海的路径之一,并且也是本土品牌出海的步骤之一。完成境外并购后,品牌能够逐渐了解境外市场的运作体系,积累当地资源及人才,了解当地本土化的特征,进而能把这些经验复制到本品牌。否则,本土品牌贸然走向境外可能会遭遇滑铁卢,因此在这之前,境外收并购是必要一步。
6月7日,非凡中国方面回复,针对Clarks的收购,目前除了官方公告,暂时没有其他信息可供披露。
记者|可杨
编辑|梁枭 卢祥勇 杜恒峰
校对|孙志成
封面图来源:Clarks官网截图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