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外教中文!双减320天后,“新东方们”卷到了加利福尼亚
杨玲告诉时代财经,有中文学习需求的家长一般会考虑在线网课、线下的中文学校,或者是自己来教,部分美国的公立学校也会提供中文课程,但是很难满足华人家庭的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有学习需求的华人潜在用户群体分散在世界各地,且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总体来看市场的天花板相对较低。“如果按平均3000元的课单价、1400万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人口计算,目标市场规模可达420亿元。”新东方比邻中文CEO乔蕾此前估算。
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海外中文学习平台竞争越发激烈。
对于美国的家长来说,国内平台提供的网课具有相当大的价格优势。杨玲在加州本地开了一家中文学校,她注意到,身边的家长们团购某国内中文学习平台的1对1网课,平均每节课价格在18美元左右,而在她的学校里,8到12人规模的线下中文小班课均价为每人每节22.5美元。“从价格的角度看,几乎没有可比性。”杨玲表示。
“基本上是不挣钱的。”在了解上述报价后,在国内教育公司负责海外业务的王立(化名)判断,以该中文学习平台类似价位售课,几乎没有利润空间可言。
另一方面,华人家长的社交平台也被国内的在线教育平台“攻陷”了。
每到假日节点,杨玲的微信朋友圈就会被家长们转发的培训机构宣传海报淹没。她解释道,家长凭借朋友圈转发海报的截图,就可以领取平台的免费赠课。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海外网站上,也常常能看到这些平台投放的广告。
一个令杨玲哭笑不得的巧合是,当她的中文学校老师上课时,教学视频前播放的正好是某国内中文学习平台的广告。
这一幕,对很多国内家长来说并不陌生。2020年国内头部K12在线教育公司飞速起步,拉开了暑期营销“大战”的帷幕,期间投放费用达到60亿元,一度占据全国多个主要城市的地铁、公交站牌和电梯间广告,在综艺节目和春节联欢晚会上也频频露面。
这一次,教育公司将“战场”搬到了海外。有业内人士此前对媒体表示,“双减”之后,海外中文教育的获客成本是原来的三倍。据王立了解,以美国为例,有平台的获客费用可达300美元。
这意味着,每获得一个有报课意向的学生,企业需要付出近2000元的成本,而学生则至少需要连续在该平台上完15-20节课程后继续报课,平台才有可能收回成本、开始赚钱。
在大规模投入下,王立的项目营收也一度以倍数增长,第一个月100万元,第二个月200万元,第三个月400万元,紧接着实现800万元营收,但很快就因为“没钱了”陷入停滞。现阶段,他们的主要目标转向追求盈利。
“好多公司已经放弃了。”王立表示,尽管去年不少教育公司将转型目标放在海外,海外业务从边缘部门变成了核心部门,但半年过去,“公司已经没有资源再支撑去烧钱了,继续亏损的话,投资人也不能接受了”。除此之外,疫情变化、国际关系、当地政策也都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说实在的,目前没有哪家公司真的跑出来,很多人就只能先放一放,该崩盘的也崩盘了,该调整的就调整了。”王立表示,多数教育公司在海外业务上的进展并不顺利,又逐渐将重心转移回国内市场。
作为家长,杨玲面对平台竞争显得更加谨慎,她在国内学习平台的海外扩张中吃过一次亏。2020年双十一前,杨玲在一家国内音乐陪练平台充值了6000多元的课程包,过了不久,她收到平台老师留言称公司倒闭了,课程费用也无处追回。
又一个暑假将至,在“杨玲们”的朋友圈里,课程宣传海报的转发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