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差点把小朋友从滑梯上推了下去,妈妈的做法影响孩子一生!
小米女儿今年上的幼儿园,本来小米很担心女儿,怕她被别人欺负,也怕她跟其他小朋友相处不好。后来看到女儿挺喜欢上学的,每天都会说在学校玩得很开心,后来也就放下了心。
结果昨天,女儿突然哭着回来跟妈妈说:“老师骂我,还说要打我。”
小米一听就炸了,安抚了女儿两句就给幼儿园老师打电话。结果听了事情原委,赶紧给老师道谢。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在小朋友们玩滑梯的时候,本来是孩子排着队,一个接着一个的从上往下滑。结果女儿前面的小朋友还没来得及坐下来,就被心急的女儿一巴掌推了下来,还好老师就在旁边看着,扶了一把,小朋友只是被吓到了,没有出什么事。
老师就把女儿叫过来,跟她说不能那么推其他小朋友,很危险,也很容易受伤。
结果女儿梗着脖子说,她挡在我前面不让我过,她不玩儿我也不能玩儿吗?
老师很头疼的说,如果其他小朋友推你,你会不会害怕?
结果女儿回来就告状:老师骂她,还想打她。
因为大家庭的小一辈只有她一个女孩子,所有人都宠着,平时在家性格也比较强势。可是小米没想到,女儿的问题有这么严重。
小米问女儿,老师说要是你被其他小朋友推,你会不会害怕。
女儿歪着头,想逃避这个问题。
小米不让她躲着,蹲下来问女儿:跟妈妈说,会不会害怕?
女儿低着头,小声的说:会害怕。
“那你为什么要推小朋友,那样多危险,很可能摔断小朋友的胳膊”小米继续教育女儿,还给他看网上的新闻视频,让她知道,推小朋友有多危险。“小朋友的爸妈多着急,太生气了还会打你,那时候妈妈也帮不了你,因为是你做错了!”
女儿抱着小米哭的打嗝。
小米安慰女儿,“妈妈知道宝宝也不是故意的,宝宝也不希望小朋友受伤对不对?”
感觉到女儿点头,继续说,“下次小朋友慢一点,宝宝可以等等小朋友。你看,早上宝宝起床晚了,妈妈也等宝宝了,是不是?明天妈妈跟宝宝一起去找小朋友道歉好不好?”
小米先在微信上跟那个小朋友的妈妈道歉,第二天带着女儿去跟那个小朋友道歉,专门找了一天请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来家里做客。
在孩子成为别人口中的“熊孩子”的时候,家长的教育对孩子很重要。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熊家长”,自己孩子犯了错,还会无理取闹,“这不是没事儿吗?怎么,想讹我啊!”。
这样教育孩子会让孩子养成逃避责任、没有担当的性格,在未来发展会充满坎坷,对父母也容易有怨言。
也有家长会当场吵孩子一顿,然后让他给对方道歉。这样做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是拍孩子两巴掌都不为过。
可是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孩子道歉,是在宝妈的“淫威”之下,迫不得已的行为。他当时可能都不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道歉。这就需要宝妈在随后找个安静的地方,跟他讲清楚,他这么做为什么是错的,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还有一点就是,当宝妈在骂孩子的时候,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会让他产生无助感。
小孩子正是心理塑造的重要时期,这种无助会让孩子已经形成自卑、不勇敢的性格。所以宝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仅要让他认识到自己错了,让他知道在做错的时候,父母不会做他的后盾。但是父母爱他,他回头就能感受到爱的存在。
教育小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不要一味的偏袒或责骂,正确的去引导他认识到错误、并改正才是父母应该做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让他对父母的爱感到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