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布林肯国务卿又在讲什么重塑、不和中国打“冷战”,但是要重塑中国周边的战略环境。这些全是非常落后的理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又拥有规模最庞大的中产阶层,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被你封锁围住,一点用都没有?如果你退出全球化,我可以照样带着130多个国家进行全球化。我们的“一带一路”是非常明确的,“共商、共建、共享”,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理念,就是你根据自己的意愿加入我们,我们一起合作,利益分享。
你看好了,最后国际竞争,理念是最重要的,理念一定要领先,但背后要有强大的实力保障,这个非常重要。过去光讲理念,没有实力,那是不行的。
今天很简单,比方说美国搞东盟峰会,我一点都不担心的,中国和所有的东盟国家都是它们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投资伙伴。美国能提供什么东西?美国提供1亿5000万美元——我们都笑了,这个大概只够他们的机票(之类)多一点点,我们给东盟的10倍都不止。当然我们与东盟是互利的合作。
所以这个时代真的不一样了,我觉得我们进入“后美国时代”了,把这些东西看得非常清楚,摆在适当的位置,它这一套是行不通的。
邱文平:从历史上看,美国这种帝国主义策略其实沿袭了历史上大英帝国、沙皇俄国这些帝国的思路,它们并不想给所在国人民带来好处,并不会想对周边国家作出更好的一种贡献。而我们中国“一带一路”是说共同发展、合作发财,我们可以有着繁荣的共赢、共生。所以说我们在非洲、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非常受欢迎,就是因为我们根本不干涉你的内政,建设你自己的社会,然后我们共同谋发展。
张维为:非洲国家多数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你看英国人是最早到非洲进行殖民的,它占了非洲最好的地方,给非洲建的航空(系统),比方说要从西非的加纳到东非的肯尼亚,对不起,没有直航的,必须绕到伦敦。中国是给非洲地区自己建一个单独的航空网、公路网、铁路网,当然这些工程还在进行之中。
我们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平等互利的原则,所以在非洲非常受欢迎。随便西方怎么骂中国“一带一路”,你到非洲去问问,无论是民间、官方,总体上对中国的“一带一路”评价都非常之高。
提问:从冷战到如今的俄乌冲突,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是出于它对本身霸权利益的考虑,还是说因为两个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截然不同?
张维为:我觉得利益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美国特别不能容忍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这点非常明确,而现在看来只有俄罗斯和中国是可能挑战它的,所以它无论如何要打压这两个国家。对俄罗斯,它要进一步分化,再缩小,它觉得俄罗斯的块头还是太大了,而且俄罗斯的资源是西方国家非常想获得的。
你不要以为不可能,他们也算过的,只不过他们的算法实际上是错的,就是我说的用名义GDP来计算,一算俄罗斯的经济规模就是个西班牙,那我们(美西方)可以肢解它,分分钟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培养“第五纵队”,培养“精神美国人”,从内部搞“颜色革命”,甚至不排除搞政变什么的,再加上军事手段的威胁,到现在,可以说(美西方)都没有放弃这些东西。
但普京也是一个很厉害的领导人,再加上俄罗斯确实有知识精英、政治精英开始意识觉醒,且这个觉醒是有深度和厚度的。这次军事行动,如果最终比较顺利的话,那么对他们彻底摆脱西方的干扰会很有帮助。0
意识形态很重要,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工具,就是因为需要把俄罗斯给弄垮、打垮,所以需要一整套的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比如我们是民主的、你是专制的;我们是富裕的、你是贫穷的;我们是强调个人的、你是强调政府的;等等。但是现在,俄罗斯这方面也在解构它。
邱文平:从我的角度来看,文明和制度不是两张皮,什么样的文明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制度。伊斯兰世界的国家,它基于自己伊斯兰教的文明产生自己的制度;美西方是基于自己传统的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概念,来推导出一套民主制度;而俄罗斯和中国各自发展得不同,所以意识形态的差别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