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离拥有核武器不远了,这个结果是美国咎由自取吗?
“甚至当时的伊朗革命卫队也愿意和华盛顿方面谈判。”多宾斯透露道。
但布什政府坚持和伊朗划清界限。2003年5月,沙特发生的恐怖爆炸事件造成首都利雅得三个外籍人士住宅区的数十人死亡,其中包括至少七名美国人。白宫方面认为伊朗方面窝藏嫌疑人赛义夫·阿德尔,他是基地组织的头目之一。但伊朗方面辩称阿德尔被软禁起来了,并未参与爆炸案。
“后来,白宫没有给出阿德尔作案的证据。当时的线索和事件一团乱麻,美国错失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无法像奥巴马和多年后那样开启一个富有成效的对话。”
——2005年伊朗强硬派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就任后,所有本有希望缓和美伊关系的尝试才自此戛然而止。内贾德解封了伊朗在伊斯法罕的核转换设施,不再禁止伊朗为表示诚意冻结的核燃料开发项目。自此,伊核问题开始成为了一团解不开理还乱的烂摊子。但其实,伊朗温和派的前驻英大使穆罕默德·侯赛因·阿德利透露,即便是在内贾德的领导下,伊朗可能仍然愿意停止制造核武器。“伊朗希望拥有技术,这就足以起到威慑作用。但是愿意成为像日本一样拥有‘核门槛’的国家。”
“许多伊朗人不会忘记,美国实际上在非常萌芽的阶段就窒息了伊朗的民主进程。”伊朗改革派政治家易卜拉欣·亚兹迪对美国《新闻周刊》说道。
作者:叶承琪